水龙吟·春闺
〔清〕
隔花深处闻莺,小阁锁愁风雨骤。浓阴侵幔,飞红堆砌,殿春时候。送晚微寒,将归双燕,去来迤逗。想冰弦凄鹤,宝钗分凤,别时语,无还有。
远远地,从花丛深处传来几声黄莺的鸣叫,小楼外风一阵,雨一阵,小阁内人忧愁。浓荫匝地,一直延伸到门前,仿佛要爬到幔帐上来;满地堆积的是飘零的残花败絮,这是一个恼人的暮春时节。虽是暮春时节,将近傍晚时仍是有些寒意,翩翩的燕子双双归来,一路上互相嬉戏。燕子都能呼朋引伴,乐在其中,而自己却与丈夫天各一方。现如今,只有那分别时的一声声珍重依稀索绕耳际,似有还无,这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悲凉。
怕听玉壶催漏,满珠帘、月和烟瘦。微云卷恨,春波酿泪,为谁眉皱。梦里怜香,灯前颅影,一番消受。恰无聊、问取花枝,人长闷,花愁否。
空闺独守的日子,最为害怕的就是黑夜降临,那绵绵的黑夜仿佛没有尽头,是那样的难以忍受。最不愿意听闻的就是那更漏之声,更漏催促着漫漫长夜的降临,而独守空闺的人只有和轻烟残月相伴。微云与春波也仿佛受到了词人情绪的感染,充满了哀怨之意。幽幽的梦境里,昏黄的灯光下,词人顾影自怜,那种凄清,真有点让人难耐。适逢无事可做,便询问花枝,人一直如此忧愁烦闷,花朵会忧愁吗。
小提示:徐灿《水龙吟·春闺》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水龙吟·春闺》是清朝女词人徐灿的作品。这是一首暮春怀人词,词的上片写景,状暮春时节的风物,渲染春愁;下片言情,抒发思人之苦。
创作背景
在清康熙五年(1666年)陈之遴死前,徐灿与他茕茕相守,还不时聊以诗篇共同抒写愁怀,消磨岁月。此段时间创作《拙政园诗集》,这首《水龙吟·春闺》是其中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