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姝真珠
〔唐〕
真珠小娘(1)下清廓(2),洛苑(3)香风飞绰绰(4)。
洛阳美女真珠仿佛就是从天而降的美女,她那美丽舒缓的样子给洛阳宫苑带来了阵阵香风。
寒鬓斜钗玉燕(1)光,高楼唱月(2)敲悬珰(3)。
她乌亮的鬓发斜插着一支名贵的玉燕钗,在月下发出闪闪光芒;她登上了高楼对月亮歌唱,敲响玉佩以合节拍。
兰风桂露(1)洒幽翠,红弦(2)袅云咽深思。
在这到处都漂浮着兰风和桂露的夜晚,真珠拨动红色的丝弦诉说心意,袅袅的琴声飞入高高的云端。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
那身着锦袍的白马少年为什么还不回来?真珠难过得眉头紧锁,香唇不启,忧愁满怀。
金鹅屏风(1)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她倚着金鹅屏风睡着了,在梦里像巫山神女那样去寻找自己的情郎;然而身受鸾裾凤带的拖累,根本无法出门。
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
清晨,阳光照到四面的窗户上,照到真珠可爱的睡脸上,透过窗纱的细洞的晨光如同繁丝一般。
市南曲陌(1)无秋凉(2),楚腰(3)卫鬓四时芳。
洛阳市南的妓院门庭若市,从来没有萧条冷清的时候;妓女们扭动着细腰,梳着闪亮的头发在门前搔首弄姿。
玉喉(1)窱窱(2)排空光(3),牵云曳雪(4)留陆郎(5)。
妓女们放开歌喉,她们的歌喉响遏入云,她们牵曳着衣裳挽留前来冶游的男子。
小提示:李贺《洛姝真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洛姝真珠》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写洛阳美女真珠的美丽贤惠,通过市南曲陌的妓女来和美女真珠的对比,反衬了真珠美丽可爱,超凡脱俗的形象;也有人认为李贺是借对真珠的描写来影衬自己,通过自己的落寞寂寥和小人的门庭若市进行对比,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全诗结构奇特,通过反跌的手法,有力地强化了主题,并大量使用华丽的词藻,构成斑斓多彩的艺术境界,且用典恰到好处,有着李贺一贯的细腻优美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洛阳美女。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间李贺往来于长安、洛阳之间,此诗当作于他居洛阳时。
相关诗词
-
蝶恋花·手卷真珠云影瘦
手卷真珠云影瘦。不怕春寒,只怕春归骤。水远山青凝望久。几重芳树遮亭堠。似锦年光浑异旧。为问东君,好与谁相守。燕懒莺娇知恨否。绿阴阴处初长昼。
-
题赵松雪画洛神及写洛神赋
繄思王入觐东归兮,日严饬其徒御道。伊阙与景山兮,瞻鸾旌之飞度。遇宓妃于洛川兮,缥缈隔乎烟雾。倏飘忽其若神兮,见淩波之微步。从湘滨汉皋之神女兮,俨众灵之来聚。采明珠而拾翠羽兮,纷杂遝而容与。虽眷...
-
真珠船
室舫俯弄真珠,云容水态堪娱。欲询困学所得,较来此义何殊。
-
采珠歌
...同,我性即归佛性海。珠非珠,海非海,坦然心量包法界。任你尘嚣满眼前,定慧圆明常自在。不是空,不是色,内外皎然无壅塞。六通神慧妙无穷,自利利他宁解极。见即了,万事毕,绝学无为度终日。怕兮如未兆婴儿,动止随缘无固必。不断妄,不修真,真妄之心总属尘。从来万...
-
辛丑迁居杭城珍珠巷留题旧宅小米峰
峰峦小米巷真珠,同此杭州宅一区。机杼乍分鲛客慧,烟云犹忆虎儿母。敢偕白傅夸新第,未免青山恋故吾。惜别不须深感慨,总相宜处是西湖。
-
洛阳春·钱叔美碧浪春晓图次欧阳六一韵
松壶悄隐閒无语。夜深沈香炷。翠山凝黛浴鸥波,点点真珠雨。笔花轻舞如飞絮。淡妆难重数。画中碧浪可人来,问何处,曾逢否。
-
珍珠帘·小伶以茉莉饰团扇,爱伯师赏之以词,即同其调
小花私贮罗囊底。玉釭前、一种温黁初试。纨扇恁轻盈,更泥他纤指。一握真珠亲赠与,当纕佩、襟便长系。风细。问素月圆时,好花开未。别有却扇风情,且茶瓯罢点,鬓翘休缀。不借彩丝穿,怎尽成连理。喜字回...
-
真珠帘·秋帘
楼台十二琼钩静,甚新凉、缕缕遮拦不尽。漫卷看双星,怕笑人孤影。悄悄深深炉篆袅,露暗满、玉阶金井。回省,记月透玲珑,宫眉低印。心共误触流萤,傍波纹浪绉,荡摇难定。亸地一珠珠,料泪珠同进。更是西风今夜紧,惯逗隙、偷吹云鬓。天迥,帐纸阁寒生,听蛩孤凭。
-
月底修箫谱·题沈蕊芗月底修箫图既用自题原韵
...楼头,偷按广寒谱。莫教遏住行云,太虚微滓,转遮了、蟾辉来处。咽清露。疑是沆瀣神仙,檀痕几回数。貌入生绡,拈毫淡无语。笑它洛苑真珠,悬珰敲彻,更不解、引商调羽。
-
虞美人·十三行写真珠字
十三行写真珠字。尺一聊相寄。头番数到末番花。刚比云和瑟柱一弦差。巫山十二云如锦。倒影清江影。相思豆掷玉盆中。看取玲珑六字尽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