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八日飞翼楼登高
〔宋〕
思渺西风,怅行踪、浪逐南飞高雁。怯上翠微(4),危楼(5)更堪凭晚。蓬莱(6)对起幽云,澹野色山容愁卷。清浅。瞰沧波、静衔秋痕一线。
我在重阳前一日登上飞翼楼眺望湖山秋色,见满湖秋风掀浪,无休止地追逐着南飞的鸿雁,不觉思绪万千,想到自己也像那雁儿般羁旅行役,行踪飘忽,不禁惆怅不已。重九登高,本是从古至今的习俗,现在我年老力衰,怕上高山,所以选择飞翼楼作为凭栏眺望湖景夕照的地点,以寄托登高之意。眺望隔湖山色,发觉淡绿色的远山仿佛笼罩着一层忧愁的面罩,那幽云缭绕使对岸的蓬莱阁恰如仙境般飘渺微茫。瞰视楼前,湖水清浅,湖面一碧万顷,浩浩荡荡,秋水共长天一色。
十载寄吴苑(1)。惯东篱深把(2),露黄(3)偷翦(4)。移暮影(5)、照越镜,意销香断。秋娥(6)赋得闲情(7),倚翠尊(8)、小眉初展。深劝。待明朝、醉巾重岸(9)。
我曾在苏州客居了十余年,当时年纪尚轻,风流倜傥,所以惯于怜香惜玉,和所爱的女子经常在暗中约会。如今已是衰老暮年,重返飞翼楼观看那湖山旧景,不觉自感意销气馁,更何况在爱情上杭妾亡、苏姬去,只剩孤身一人,不禁兴悲。我曾在中秋佳节赋词一首寄情,词中回想:从前倚傍在湖畔的花丛中,杭妾初展双眉捧酒劝饮的快乐情景,这是多美妙的时刻啊!可是今天登上是楼,却不见伊人,能不悲乎?所以还是到明天重阳节喝得醉熏熏的去湖岸边追寻梦境吧。
小提示:吴文英《惜秋华·八日飞翼楼登高》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惜秋华·八日飞翼楼登高》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作者在重阳节前一日登飞翼楼观景,感慨万千;下片由景生情,追忆作者与苏姬杭妾的欢乐往事,抒发了无限惆怅之情。此词章法是过片则变,上片采用以景抒情的写法,下片以时空交错的曲笔行文。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惜秋华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惜秋华·八日飞翼楼登高》此词为伤羁旅、忆去姬而作。据词中有忆姬语,可知此词当作于苏姬杭妾去后。夏承焘《吴梦窗系年》言,此词约作于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
相关诗词
-
惜秋华·秋海棠
倦态惺忪,向雕栏艳糁,红妆微褪。薄醉乍醒,娟娟另饶丰韵。无端碎却秋心,正一片雨陪烟衬。空阶,梦魂凉、又是疏蛩几阵。芳影弄娇嫩。背墙阴睡起,西风扶隐。幽媚自怜,思妇泪痕还晕。簪来细贴云鬓,怕添了、玉钗离恨。残粉。付徐娘、断肠诗本。
-
九日松林寺登高
九日松林寺,登高过石桥。野僧怜不醉,山菊笑无憀。屐齿凭泉漱,云衣近树飘。自知清静意,应免俗人招。
-
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
客中重九共登高。逼烟霄。见秋毫。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茱萸蕊绽菊方苞。左倾醪。右持螯。莫把闲愁,空使寸...
-
九日同仲求登高有感
曾侍灵芝九日觞,登高从此共凄凉。故乡江外烟波阔,上国云中道路长。世事祇催蓬鬓雪,秋风不减菊花黄。坐看鸿雁天涯远,甘醉茱萸盏面香。
-
小重山·彦逢弟生日
花艳嫣然照坐红。池光高下见,木芙蓉。相从款款莫匆匆。新酿熟,浮瓮碧香浓。倚槛送飞鸿。登高时节近,菊披风。笑谈今喜一杯同。揉金蕊,和露入杯中。
-
九月四日钱少司寇舟抵维扬同年卢都转雅雨放艇真州邀余往会至即同饮官斋更期九日平山堂登高二首·其一
旌节来长水,扁舟发夜分。官斋同宴饮,天象动星文。深涧流甘乳,高松养白云。久邀贤地主,相待共清氛。
-
九月四日钱少司寇舟抵维扬同年卢都转雅雨放艇真州邀余往会至即同饮官斋更期九日平山堂登高二首·其二
忆弭嘉禾棹,曾登乐顺堂。别来霜再白,相见菊初黄。诗思增奇崄,交情笃老苍。欲窥千顷度,终愧隔微茫。
-
惜秋华·秀挹庭阴
秀挹庭阴,破烟霏、放出林间山影。茶话未阑,侵寻竹房催暝。相携半榻闲身,到世外、栖鸦才定。清听。又廊腰、暗落风边凉磬。前事枉重省。叹衣珠无觅,鬓丝尘凝。新侣旧、欢依然,素心堪证。看花待约芳期,问何日、翠娇红靓。松径。且明朝、玉栏同凭。
-
惜秋华·白秋海棠
若有人兮,把秋魂化出,瑶姬前世。风影露华,依然淡妆如此。惺惺自惜惺惺,为谁渍盈盈珠泪。相思未相逢,便滴晶奁成水。红韵对君洗。恁铅华断了,藐姑心事。欲叩素娥清净,送它何地。凉宵试拂银筝,定唱入雪儿歌里。仙子。月明中碧城十二。
-
九巳丁日北禅寺登高·其一
峰余残雪晚烟苍,寒冱疏林淡染霜。共道今年秋气肃,几忘添闰作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