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梅花
〔宋〕
玉骨(1)那愁瘴雾(2),冰姿(3)自有仙风(4)。
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
海仙时遣探芳丛(1),倒挂绿毛幺凤(2)。
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素面翻嫌粉涴(1),洗妆不褪唇红(2)。
它的素色面容施铅粉还怕弄脏,就算雨雪洗去妆色也不会褪去那朱唇样的红色。
高情(1)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2)。
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与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小提示:苏轼《西江月·梅花》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西江月·梅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被贬岭南惠州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当为悼念随作者贬谪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写岭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红,高情逐云,不与梨花同梦,自有一种风情幽致。上阕通过赞扬岭南梅花的高风亮节来歌赞朝云不惧“瘴雾”而与词人一道来到岭南瘴疠之地;下阕通过赞美梅花的艳丽多姿来写朝云天生丽质,进而感谢朝云对自己纯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互为知己的情谊,并点明悼亡之旨。全词咏梅,又怀人,立意脱俗,境象朦胧虚幻,寓意扑朔迷离。格调哀婉,情韵悠长,为苏轼婉约词中的佳作。
- 作品别称西江月·梅
- 作品出处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西江月
- 创作年代1096年
创作背景
《西江月·梅花》此词当作于绍圣三年(1096年)。据《耆旧续闻》、《野客丛书》记载,此词乃苏轼为悼念死于岭外的歌妓朝云而作。作者创作这首词时大约60岁,人生观已经很成熟了,经历了那么多患难,他始终没有改变,越来越坚持做自己。不过,虽然他的心态已经能很好的应对外界的各种风雨,但命运的无常并不会因为他的坚强就减少对他的打击——朝云故去了,他暮年最心爱的女子离开他了,从此他的爱情情怀随着朝云的离去也一去不返。苏轼虽在政治上屡遭磨难,但是在与朝云的爱情生活上还是很幸福的。作品在这种背景下被创作出来,集中吐露了这些感情。
相关诗词
-
西江月·江梅
月斧修成腻玉,风斤琢碎轻冰。主人无那寿杯深。倩取花来唤醒。舞罢绣衤因凤蹙,饮阑画阁香凝。试将花蕊数层层。犹比长年不尽。
-
江城梅花引·蔡巽堪师梅花草堂填词图
谁家玉照旧亭台。那时栽。甚时开。未识当时可有美人来。红萼无言低首笑,招明月,意殷勤,劝举杯。举杯。举杯。斗诗才。雪作胎。酒作媒。罢也罢也罢不了,挝鼓声催。更倚新腔吹笛谱江梅。敢问西湖林处士,疏影里,暗香中,醉几回。
-
西江月·春夜
明月照人清夜,多愁多闷输他。梦魂无计驻飞花。展转碧阑西下。柳嫩慢萦春病,梅销暗自酸牙。漏声千点滴窗沙。未到送春先怕。
-
西江月·红梅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真妃初出华清池。酒入琼姬半醉。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北人浑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
西江月·赋红白二梅
红白虽分两色,清香总是梅花。早春风日野人家,相对伯夷柳下。爱影拈将灯取,惜香放下帘遮。长安如梦只堪嗟,乐此应须贤者。
-
寄西湖
昔年曾向西湖住,日夕闲行湖上路。东风二月梅花开,香得孤山无著处。六尺瘦藤双翠屦,眼前物物皆诗具。被人牵挽出山来,荷衣尽为缁尘污。世态翻腾不如故,青镜无情又衰暮。富贵浮云何有哉,一杯且乐闲中趣。长江浩浩东流注,梦寐孤山飞不去。若见梅花频寄音,黄金炼出相思句。
-
江城子·梅花
十分雪意却成霜。暮云黄。月微茫。只有梅花,依旧吐幽芳。还喜无边春信漏,疏影下,觅浮香。才清端是紫薇郎。别鹓行。忆宫墙。夜半胡为,人与月交相。君合召归吾老矣,月随...
-
江城梅花引·赠倪梅村
江头何处带春归。玉川迷。路东西。一雁不飞、雪压冻云低。十里黄昏成晓色,竹根篱。分流水、过翠微。带书傍月自锄畦。苦吟诗。生鬓丝。半黄烟雨,翠禽语、似说相思。惆怅孤山、花尽草离离。半幅寒香家住远,小帘垂。玉人误、听马嘶。
-
江城梅花引·玉儿睡起帕蒙头
玉儿睡起帕蒙头。更娇柔。见郎羞。缟袂仙人,一笑艳明眸。粉瘦红憨春梦断,画阑畔,对西风,忆旧游。忆君恨君思悠悠。怕凄凉,不耐秋。艳绝韵绝香更绝,特地风流。宜与云鬟双插倚妆楼。月又渐低霜渐冷,花似雪,满苍苔,总是愁。
-
西江月·素面偏宜酒晕
素面偏宜酒晕,晓妆净洗啼痕。只疑身是玉梅魂。长为春风瘦损。冉冉烟生兰渚,娟娟月挂愁村。落花飞絮耿黄昏。又是一番新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