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阑人·寄征衣
〔元〕
欲寄君(1)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2)千万难。
想要给你寄冬衣,又怕你不再把家还;不给你寄冬衣,又怕你过冬挨冻受寒。是寄还是不寄,我拿不定主意,真是感到千难又万难。
小提示:姚燧《凭阑人·寄征衣》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凭阑人·寄征衣》是元曲作家姚燧创作的一支散曲小令,此曲写妻子想给外出的丈夫寄衣时的复杂心情:不寄衣怕夫挨冷,寄去又怕丈夫不归。全曲以浅白的口语把妻子思念与体贴丈夫的心情表达得极其委曲与深刻。文字直白,感情丰厚,平中见奇,堪称是大家手笔。
- 作品出处全元散曲
- 文学体裁散曲
- 文学韵律越调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中国古代,战争频仍,徭役苛重。每逢天下丧乱,自然有不少人家,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即便恭逢“太平盛世”,也有无数征夫游子,流离异乡。他们或为谋生,或为服役,或被当权者所驱逐,不得不离乡背井,饱尝了分离的痛苦。在这种现实的土壤上,中国古代诗词中就产生了不少民间的或文人拟作的怨女思妇的作品。姚燧《凭阑人·寄征衣》这首散曲,继承了前人作品中思妇怨女怀念征夫游子的题材,表现了相近的社会背景。这是代言体作品,或是民歌,经姚燧润饰而成。
相关诗词
-
谢橘洲人寄橘
洞庭栽种似潇湘,绿绕人家带夕阳。
-
谢中上人寄茶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
寄菖蒲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如雪。逢人寄君一绛囊,书中不得传此方。君能来作栖霞侣,与君同入丹玄乡。
-
寄衣曲
织素缝衣独苦辛,远因回使寄征人。
-
溪寺水阁闲眺因寄宋使君
溪木萧条一凭阑,玉霜飞后浪花寒。
-
闻故人自征戍回
昔闻著征戍,三年一还乡。
-
和友人寄长林孟明府
为政为人渐见心,长才聊屈宰长林。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寒雨旋疏丛菊艳,晚风时动小松阴。讼庭闲寂公书少,留客看山索酒斟。
-
阑干
埽花虽恨夜来雨,把酒却怜晴后寒。吴质谩言愁得病,当时犹不凭阑干。
-
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
...遣僰童监。默坐看山困,清斋饮水严。藓生天竺屐,烟外洞庭帆。病久新乌帽,闲多著白衫。药苞陈雨匼,诗草蠹云函。遣客呼林狖,辞人寄海螊。室唯搜古器,钱只买秋杉。寡合无深契,相期有至諴.他年如访问,烟茑暗髟髟。
-
征人归乡
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