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小渡
〔宋〕
溪水将(1)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溪水流过小桥后一去不返,小船还得依靠着短篙撑开。
交情得(1)似山溪渡(2),不管风波去又来。
友情应该像山中溪水上的摆渡一样,不管风吹浪打却依然存在。
小提示:杨万里《三江小渡》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三江小渡》是由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公元一一六四年正月,作者因其父之病西归故里吉水。同年八月,作者之父因病逝世,作者开始了长达三年的丁父忧时期。约是在此期间,作者友人因事远行,作者送别其友人至三江小渡口,作此诗以纪。
此诗前两句,作者简单描绘了三江小渡口周边的环境,营造了一种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氛围。后两句,作者直抒胸臆,使用比喻手法将“交情”比做“山溪渡”,并以自然界“风波”象征社会风浪,然后用“不管风波去又来”一句与首句“溪水将桥不复回”进行对比,深刻地表达了全诗的主旨。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1165年3月
创作背景
《三江小渡》选自南宋杨万里所著《诚斋集(江湖集)卷二》。据考杨万里《诚斋集》其一《江湖集》所收诗七百八十三首,皆为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至淳熙四年(一一七七)之间的作品。此诗所写之三江小渡故址在今吉水即杨万里故居之地,故而此诗应为杨万里在家乡期间所作。
相关诗词
-
拟宿马维则蔬斋从小湾更上三里呼渡不得沿流取归道风甚强自操舟困顿始得泊
江树江村绕似环,平沙何处问前山。斜阳挂树催鸦急,野岸横舟似鹭间。游屦更探枫柳径,茅斋故在竹林间。无缘驱遣风波恶,只隔伊人水一湾。
-
己亥小寒走笔赠古林和尚
不见吾子十年矣,子来远渡西江水。拜子颜色为子欢,遂能解脱了生死。忆昔追随全盛日,破壁短檠同吮笔。规模贾董公孙书,指点云烟酣六籍。其时吾师杨长公,同里沈陈俱劲敌。与叔胡生三十强,摩空作赋徐庾匹。各各心矜吾子贤,退让不敢齿行立。子家簪缨床满笏,群从诸郎...
-
渡浙江
维冬候小雪,月满潮信高。吴胥辖神□,助此风与涛。我行为名利,乘此江上艘。轻生不自戒,性命如鸿毛。薄暮抵富阳,心悸神己劳。呼童具有果,旋复倾酒醪。一举三叹息,焉能至酕醄。贫若在家乐,何必长慒慒。
-
江上羁情
独下三江路,飘如一叶浮。卧查冲险洑,欹树压平流。岸枝时冒挽,潬沙或碍舟。出没见帆影,远近闻棹讴。浦花春似雪,江气晓如秋。白云乖帝里,舟徼。
-
咏怀八十二首·其二十五
拔剑临白刃,安能相中伤。但畏工言子,称我三江旁。飞泉流玉山,悬车栖扶桑。日月径千里,素风发微霜。势路自穷达,咨嗟安可长。
-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独坐清天下,专征出海隅。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组练明秋浦,楼船入郢都。风高初选将,月满欲平胡。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戎虏行当剪,鲸...
-
庐江主人妇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
-
白沙渡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高壁抵嵚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
渡浙江问舟中人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