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
〔元〕
西园(1)春暮。乱草迷行路。风卷残花堕红雨。念旧巢燕子,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2)。
暮春赵府庭园,园中杂草横生,狭径难辨;微风吹来,残红漫天飞舞,满园狼藉,曾寄居于此的燕子,如今又要飞到哪里去呢?傍晚残阳下,从远处传来阵阵笛声。
繁华流水去,舞歇歌沉,忍见遗钿(1)种香土。渐橘树方生(2),桑枝(3)才长,都付与、沙门(4)为主。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5)梯空(6),梵王宫宇。
繁华已逝,歌舞消歇之后,只能在故城旧址.舞女遗钿之中依稀可想当日的繁华。而今,橘树正茂,桑叶正长,大自然一派勃勃生机,可惜这一切都被四大皆空的僧人占领。而且寺院之中,戒备森严,不准俗人随便进入。只能在外面依稀窥见里面高大的楼阁,发现楼阁全做了佛堂。
小提示:汪元量《洞仙歌·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洞仙歌·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是南宋词人汪元量的词作。上片首三句,词人从眼前赵府花园之景写起描绘出一片荒废、凄凉的景象,表达出其自身的迟暮之感和亡国之悲。下片再回到对赵府府邸、花园的描写。首句“繁华流水去”,总述赵府昔日繁华不再,过去再美好,转眼都成过往,流露出词人亡国的哀怨之感。结尾三句,接续僧人侵占之意,写僧人把这座府邸当做庙宇,严防死守,不让游人赏玩,词人借此暗示元人对百姓的严酷统治,再想宋朝的覆灭,真令人感慨万千。
这首词,词人以赵府府邸为依托,从园、宅两处进行描写,由园到宅,再由宅到园,反反复复,跌宕起伏,寄托词人思国恋旧的情感,含蓄深曲,凄美婉转。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 洞仙歌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元兵挥师南下后,攻打毗陵,因为元朝崇信佛教,所以其江南释教总统嘉木扬喇勒智仗势横行,穷奢极欲,甚至盗挖南宋六陵,毗陵因此遭受到了极大破坏。同年汪元量随从三宫赴燕,途径常州,见城破的惨景,感怀而作《洞仙歌·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此词。
相关诗词
-
洞仙歌·小园水陆二洞成口号志喜
腹裁口减,措大为山费。次第双峰俨相对。更多情、倩得巨掌仙灵,来一擘,便做金庭地肺。共惊奇绝处,在水中央,小艇前穿杳无际。漫夸他五泄,具体而微。应不爽、想见游鱼乐意...
-
洞仙歌·芙蓉院宇
芙蓉院宇,露下秋容瘦。龟鹤仙人献长寿。问蓬山别后,几度春归,归去晚,开得蟠桃厮勾。人间游戏好,鲸背风高,那更相将凤雏九。事苹蘩,工翰墨,才德兼全,人总道、古今稀有。尽从...
-
洞仙歌·次李伯纪韵
残烟薄雾,仗东风排遣。收拾轻寒做轻暖。问墙隅屋角,多少青红,春不语,行处随人近远。穿帘花影乱。金鸭香温,幽梦醒时午禽啭。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暗消了、清愁一半。且莫放、浮云...
-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
断桥斜路,又是春来也。仙掌挼云半开谢。尽凝酥砌粉,不似真香,分明对、冰雪肌肤姑射。天涯伤老大,万斛新愁,一笑端须问花借。纵广平冷淡,铁石心肠,未拚得、花里风前月下。为传语、游蜂缓经营,且留与山翁,醉吟清夜。
-
洞仙歌·春王正月
...玉烛一枝无价。早春虚过了,尚有二分,是处春光好收买。也不违天性,不远人情,杨柳陌、临水夭桃亭榭。身子外、只要自家人,共酒后羲皇,花前偏霸。
-
洞仙歌·访郑德兴郎中留饮
悠然堂上,山色浑如画。堂下梅花未多谢。向小亭、留客处,晴雪初飞,香四面,不比茅檐低亚。绿窗帘尽卷,吹到眉心,点缀新妆称闲雅。缓歌喉、馀舞态,云遏风回,须信道、欲买青春无价。任匆匆、归去酒醒时,镇梦绕琼梢,月寒清夜。
-
洞仙歌·中秋
秋光海底,涌出银盘烂。只怕微云淡河汉。料姮娥应笑、醉舞仙人,今夜里,空恁樽前撩乱。寻常三五夜,也有团圆,争柰人心未能满。记当初破镜、飞上天时,双照影、留得人闲一半。待仗他玉斧、再修成,问明月明年、共谁同看。
-
洞仙歌·汴梁与许道真郭伯诚刘光甫同赋
百年富贵,一觉邯郸梦。识破中流退应勇。纵生前身后、得个虚名,褒贬处。一字由他南董。故园归去好,还肯同归,大厦如今有梁栋。对青天咫尺、列宿森然,君莫怪。不见少微星动。且拂袖、林泉作诗人,尽明月清风、笑人嘲弄。
-
洞仙歌·辛巳岁燕城初度
功名利达,任纷纷奔竞。纵使得来也侥幸。老眼看多时,钟鼎山林,须信道、造物安排有命。人生行乐耳,对月临风,一咏一觞且乘兴。五十五年春,南北东西,自笑萍踪久无定。好学取、...
-
如梦令·萝屋不经风破
萝屋不经风破,苔径不教尘涴。鱼鼓洞仙歌,童子唱来还和。闲坐,闲坐,窗下白云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