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三首·其二
〔宋〕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1)来。
田间小路上无数花儿烂漫盛开,路上的行人争相围观那彩车驶来。
若为留得堂堂(1)去,且更从教(2)缓缓回。
如果要留住这明艳的春花,那就暂且听从钱王的意见,不要急着返回。
小提示:苏轼《陌上花三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陌上花三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二首写吴越王妃春归临安情景。春天来了,陌上的无数山花争奇斗艳,王妃按照惯例,乘坐富丽的翠軿,又来到了临安,吸引了过往的路人竞相观看。诗人以“山花”“翠軿”来衬托王妃的青春美貌,又以“路人争看”渲染王妃归来的盛况,透露出吴越王朝曾有的一点承平气象。三四句是设想之辞。意谓如能留得青春在,王妃即可遵从吴越王的嘱咐“缓缓而回”,尽情观赏临安旖旎的春光。“堂堂”,指青春。唐薛能诗云:“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摧人故故生。”青春,一语双关,有青春年华,也有春天之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然而,无论是春天还是人的青春年华,都不可能永存长在,因而,“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之类的风流轶事也必然有终结之时。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创作背景
《陌上花三首》约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作者这时因公务在临安做了短时问的逗留,作此三诗。
相关诗词
-
陌上花八首·其一
郊外金軿步帐随,道边游女看王妃。内官走马传书报,陌上花开缓缓归。
-
陌上花八首·其四
荆王梦罢已春归,陌上花随暮雨飞。却唤江船人不识,杜秋红泪满罗衣。
-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其二
幽闲合出昭君村,芳洁恐是三闾魂。无人岭上更儇好,不与俗花名合昏。苍官森出剑佩列,甲夫密裹旗枪园。数株临水欲仙去,一笑向人如玉温。火维草木百名字,十月不冷常炎暾。同心紫蒂宜上苑,...
-
和因上人三首·其二
归骑何时遂到家,苍头猎猎走风车。丑妻终胜长为客,薄酒能无更饮茶。梦断北窗凉似水,望中南亩雨飞花。采莲游女应相识,早晚扁舟访若耶。
-
梅花三首·其二
溪心印影月朦胧,树剥霜皮一半空。只见开时冰雪冻,不知花里有春风。
-
陌上花二首·其一
羊车绝妙年时,照眼玉明花秀。弱态珊珊,戌削柳枝风揉。罗巾掩抑欢兰语,浅笑横波低溜。怅残阳、银杏晚鸦归处,唤人分手。喜登场、再见氍毹轻蹴,画烛交光如昼。一缕云凝,宛转唱残红豆。闻歌睹影消魂死,不忆凤裙鸾袖。任春风、十里珠帘高揭,懒重回首。
-
阜平道中杏花三首·其二
陇首连林葩吐荣,澹烟微雨过清明。得教扑鼻香风拂,便拟灵岩山下行。
-
山桃花三首·其二
西峪亭前昨见春,郊原花事尚逡巡。含胎多为轻寒勒,谁解催开羯鼓频。
-
西湖竹枝词·堤上行三首·其二
四月南风海岸深,青旗高高柳阴阴。三江潮发来如马,五两风摇密似林。
-
步韵答云上人三首·其二
公子才华迥绝尘,海天寥阔寄闲身。春来梦到三山未?手摘红樱拜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