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寻梅不见
〔宋〕
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远道荒寒,婉娩(1)流年,望望美人迟暮(2)。风烟雨雪阴晴晚,更何须春风千树。尽孤城、落木萧萧,日夜江声流去。
江天空阔,看不见梅花清影。又恨蘼芜杜若般的芳草,也在不断枯萎凋零。我不惜路远天冷,苦苦追寻她美好柔婉的芳容。可是在不断的渴望之中,她却已如美人渐渐衰老,不再是美艳姣容。经过多少风烟雨雪,经过多少昏暮阴晴,却无法找到梅花的倩影,更不要说千树盛开的红梅沐浴着春风。整个孤城中只见落叶萧疏,只听见江水奔流之声日夜不停歇。
日晏(1)山深闻笛(2),恐他年流落,与子同赋(3)。事阔(4)心违,交淡媒劳(5),蔓草沾衣多露。汀洲窈窕余醒寐(6),遗佩环、浮沉澧浦。有白鸥、淡月微波,寄语逍遥容与(7)。
暮色中听到深山中传出笛声,是人们怕梅花零落,把她谱进乐曲传唱抒情。我想与梅花见面却又不能,她和我的交情太淡太轻,再殷勤也枉费徒劳,徒自让蔓草的浓露沾湿我的衣襟。美丽的梅花或在江边小洲睡醒,遗下的环佩飘浮在水滨。汀上的白鸥,天边的淡月,连同江中的微波都在劝我,姑且自在逍遥,不必劳神伤心。
小提示:彭元逊《疏影·寻梅不见》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疏影·寻梅不见》是由宋末元初词人彭元逊创作的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为寻访梅花不见,失落怅恨之作。上片写寻梅不见,以景带情,以萧索之景作结。下片以笛声起兴,屡次用楚辞旧典,辞艳意婉,凄怨悱恻,从而生发忧恐美人流落的关切和愿与美人患难与共的心愿。最后“有白鸥”三句写词人在美人失落后与鸥月清波为侣,逍遥徘徊以自适的情怀,表现出词人的自我解脱和对江滨旧游的留恋,以淡远的笔致传达出寄期愿于渺茫的惆怅,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唱答词,大约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这一年作者在杭州,与戴表元、周密等人曾在杨氏祠堂宴集,随后各自分手。
相关诗词
-
题杨补之墨梅图二首·其二
斜月转空斋,风清画角哀。横窗见疏影,疑有暗香来。
-
墨梅三绝·其一
笔端唤醒玉梅魂,满袖春风不见痕。未许捲帘新月上,却教烟雨恼黄昏。
-
疏影·黄梅
岁阑记否。著浅檀宫样,初染庭树。懒趁群芳,雪后春前,年年点缀寒圃。横斜月淡蜂黄影,长只傍、短垣低护。倚茜裙、欲撚苔枝,冻鸟一双飞去。依约荷圆磬小,剪来越镜里,先映眉妩。蓓蕾匀拈,细绞银丝,钗冷玉鱼偏处。还愁羯鼓催无力,沸蟹眼、瞻瓶新注。正暖香、梦惹江南,忘了陇头人苦。
-
访张佩之不遇
几度寻君不见君,门前高树挂斜曛。踏春马向谁家去,一鸟空啼满地云。
-
七日发岳麓道中寻梅不获至十日遇雪赋此
昨日来时万里林,长江雪厚侵犹深。苍茫不见梅花意,重对晴天豁晚襟。
-
陆令公再过小园时余他出不及扫径开尊赋此申谢
敢云高尚傲王侯,褊性幽栖老一丘。看竹嘉宾非问主,入林仙令再登楼。岂因谋野听鸲雉,可是行春喜狎鸥。见说寻芳时觅句,行庭不见亦停驺。
-
疏影·黄梅遥和武曾
...影凌乱。圆磬开时,一抹檀心,明霞晕去还浅。分他崖蜜余甘后,怕金粟、如来窥见。映短篱、初月微昏,迢递暗香门掩。蜂冻寒声细细,偶来觅蕊处,飞入难辨。莫是仙人,泪滴铜盘,幻作此花生面。谁家少妇年年织,织不到、乳莺娇茜。趁夜灯、移近樽前,验取珀光浓淡。
-
菩萨蛮·集调名咏梅
春风袅娜春光好。望梅南浦寻芳草。疏影一痕沙。行香满路花。笛家曲玉管。侧犯清商怨。飞雪满群山。个侬愁倚阑。
-
疏影·红梅花
阑干曲曲。探南枝信早,占到春足。弄影姗姗,偶点轻红,横斜那更妆束。空山雪满添寥寂,倩纸帐、轻笼低覆。只此间、合住清华,耐冷傍侬茅屋。描取香魂一缕,待巡檐索笑,牵动帘幕。浅水波明,掩映芳痕,不似寻常夭灼。疏枝纵染胭脂色,□冷艳、天然幽独。对夕阳、一抹晴...
-
梅雪四律代张翚徐术陆平沈廉赋·其一
北风日日吼枯株,点检春光定有无。半树里深犹妩媚,一枝檠重更模糊。芳香未露还因冷,疏影浑迷不为晡。想得孤山人迹灭,扁舟谁复访林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