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
〔南北朝〕
榆关(1)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榆关断绝了音信,汉朝的使者再也不会经过这里。
胡笳(1)落泪曲,羌笛(2)断肠歌。
一听到胡笳、羌笛等异域音乐,就好像听到了落泪曲和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1),别泪损横波(2)。
因思念故国故君,纤细的腰身已消减得好像一束素绢;因永远别离,悲痛的泪水长流,以致哭坏了眼睛。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由于内心离恨不止,悲伤过度,以致青春红颜很快就衰老了。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1)。
我想要南归故国的愿望就像用枯木填平大海,被河水隔断的华、岳两山重合为一那样不能实现。
小提示: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榆关断音信》一首写诗人远在异国怀念故国故君的思想感情。此诗塑造了一个为乡国离恨折磨而消瘦憔悴、悲痛欲绝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栩栩如生。感情强烈激楚而又悲回婉转,风格苍凉老成而又清新绮丽。前二句点出了自己稽留北朝,而故国的音信、使节均已断绝,流露出思念之情。三四句写作者听到的皆是胡地悲哀凄凉的音乐,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更不仅落泪断肠。五六句写作者离别了祖国,非常悲伤,听到胡笳而落泪,闻羌笛而断肠,自己原本纤瘦的腰,更加消瘦如束素,伤别的眼睛,因流涕而损伤。七八句说自己离恨之心终不能尽,以至于很快就衰老了。以上四句,作者表明上是写满怀离恨的闺中思妇,而实际上是以此来自喻。末二句言虽抱希望实际是无聊的空想。
- 作品出处庾开府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北朝
创作背景
《拟咏怀二十七首》创作于庾信入北朝仕周之后,主要表现的是“乡关之思”,是庾信后期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