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三首·其三
〔宋〕
生前富贵草头露(1),身后风流陌上花(2)。
生前的富贵荣华好似草尖上的露珠,死后的风流情感正如那田间小路上的春花。
已作迟迟(1)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钱王你已眷恋不堪地离杭降宋去了,还要教妻子不急于从陌上归家。
小提示:苏轼《陌上花三首·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陌上花三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三首慨叹吴越王的去国降宋。头两句即以鲜明的对照说明:吴越王及其妃子生前的富贵荣华,犹如草上的露珠,很快就消失了,但其风流余韵死后仍流传于《陌上花》的民歌中。前者是短暂的,后者是长久的;帝王的富贵与吴人无关,而他们的风流轶事,由于含有普通人的情感、爱情的因素以及多少带有悲剧的色彩,故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以致通过民歌来传诵。最后两句写吴越王虽然已去国降宋,丧失了帝王之尊,却仍保留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惯例;可叹的是,“王妃”的身份已改变为“妾”,“路人争看翠軿来”的盛况大概不会再出现了。细品诗味,其中不无诗人的深沉感概和委婉讽喻。
- 作品别称陌上花三首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创作背景
《陌上花三首》约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作者这时因公务在临安做了短时问的逗留,作此三诗。
相关诗词
-
陌上花八首·其四
荆王梦罢已春归,陌上花随暮雨飞。却唤江船人不识,杜秋红泪满罗衣。
-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其三
...上饶村,肠断子规啼月魂。慰人独有白玉蕊,不到窗前只醉昏。坐垆环瓮不举首,浮花浪蕊空满园。海山有客心似水,挥麈自散炎洲温。松风亭下亦如梦,不见枝雪流初暾。孙登一弦百韵足,有山便足同苏门。似闻对客但长啸,独谓此花终日言。一篇尚可三致志,听人酌去如衢樽。
-
和因上人三首·其三
白云飞处是吾家,石眼泠泠水一车。醉日到来应种竹,梅时过尽好藏茶。遥怜壶枣初成实,似说占禾半吐花。已得伽陀微妙句,归欤香火讽啰耶。
-
梅花三首·其三
野水桥边折得看,花头开尽雪痕乾。刚风摇动仙云坠,一夜香深玉骨寒。
-
陌上花二首·其一
羊车绝妙年时,照眼玉明花秀。弱态珊珊,戌削柳枝风揉。罗巾掩抑欢兰语,浅笑横波低溜。怅残阳、银杏晚鸦归处,唤人分手。喜登场、再见氍毹轻蹴,画烛交光如昼。一缕云凝,宛转唱残红豆。闻歌睹影消魂死,不忆凤裙鸾袖。任春风、十里珠帘高揭,懒重回首。
-
陌上花二首·其二
谁知重得逢君,却在荒江茅屋。注眼相看,惜杀僬花悴玉。旗亭百首凄凉句,空写愁肠万曲。竟何堪、惹起风狂雨横,摧兰杀菊。故知来、决绝有情无语,呜咽啼珠簌簌。拆断连环,天也妒人心足。好风明...
-
山桃花三首·其三
杏桃先后北南异,花史何尝定论持。未免杏桃还暗笑,千秋纪述率如斯。
-
菜花三首·其三
花叶分明两色披,亦农计也禁驱驰。衣裳黄绿非颠倒,邶邑风人若刺为。
-
种花三首·其三
瓜蔓三尺长,豆蔓三尺短。绿叶何盘盘,一一穿篱眼。篱眼纵且横,中间花为城。行列既布置,深浅亦调停。时时察虫蚁,保护根与茎。灌溉苟不惰,理可回干晴。
-
陌上桑四首·其三
郁郁陌上桑,皎皎云间月。非无巧笑姿,皓齿为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