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夜起
〔宋〕
微风萧萧(1)吹菰蒲(2),开门看雨月满湖(3)。
微风吹拂着湖中的菰蒲,沙沙作响;我还以为是下雨呢,打开舱门一望,却见到湖中洒满了银色的月光。
舟人水鸟两同梦(1),大鱼惊窜(2)如奔狐。
水鸟都栖息了,舟子也进入了梦乡,忽然听到泼剌水响,原来是一尾大鱼在水里游窜,仿佛是野狐奔走在丛莽。
夜深人物不相管, 我独形影相嬉娱。
夜深了,人与物都静悄悄地,只剩下我,站在船头,欣赏着这夜景,与身影相伴。
暗潮生渚(1)吊(2)寒蚓(3),落月挂柳看悬蛛(4)。
潮水悄悄地上涨,那低咽的声息,恍如蚯蚓蠕动;一轮明月西坠,悬挂在岸边的柳条上,犹如蜘蛛悬挂在交织的蛛网。
此生忽忽(1)忧患里, 清境过眼能须臾(2)。
哎,我的一生老是忧愁不安,这清丽的境界,也只能是转眼过去,留作他年回想。
鸡鸣钟动(1)百鸟散,船头击鼓(2)还相呼。
你看,一会儿,鸡叫了,寺庙的钟声在湖面回荡,鸟儿惊起,散向四方。我的船,也在鼓声中,呼叫声中,解缆起航。
小提示:苏轼《舟中夜起》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舟中夜起》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描绘了舟中夜起后所观赏到的美丽画图, 曲折有致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曲情怀。全诗写得空旷奇逸,不染一点世俗烟火气,细微地写了夜宿湖中的景况。在描写中,尤其突出了一个“静”字,无论是有声还是无声,动态还是静态,大景还是局部,都紧紧为写静夜服务。
- 作品出处东坡七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舟中夜起》此诗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赴湖州知州任途中所作。诗人写完此诗不久,就发生了险些使苏轼丧生的 “乌台诗案”。
相关诗词
-
于鳞子与元美夜过时元美将有江南之役矣二首·其一
今夕复何夕,相看又此亭。金樽堕明月,银汉倒繁星。吾已甘多病,君今幸不醒。胡笳中夜起,凄恻若为听。
-
湖上遇子与舟中夜酌放歌
...先声。文章不朽之盛事,肯使此辈相持衡。瓦缶纷纭塞天地,英雄负慨何时平。徐卿徐卿且嗼嗔,与君今夜开金罂。一斗百篇不足数,喑哑叱咤雄风生。长空日落波浪黑,匣中神剑锵锵鸣。忽然一跃太湖去,天门日月双珠明。仓卒波底走毒鲵,须臾天外飞长鲸。鲸鲵摇曳几千尺...
-
淮安舟中夜闻吴歌戏作二绝·其一
淮安城下霜月明,淮河船上唱歌声。谁遣此歌今夜唱,声声却是怨郎行。
-
均阳舟中夜赋
游子不能寐,船头语轻波。开窗望两津,烟树何其多。晴江涵万象,夜半光荡摩。客愁弥世路,秋气入天河。汝洛尘未销,几人不负戈。长吟宇宙内,激烈悲蹉跎。
-
舟中夜坐
独坐观星斗,一襟秋思长。天河司米价,太乙照时康。月浦孤帆过,风荷一路香。持杯问舟子,今夜宿谁乡。
-
山中怀刘修
松老秋意孤,夜凉吟风水。山人在远道,相忆中夜起。春光如不至,幽兰含香死。响象离鹤情,念来一相似。月斜掩扉卧,又在梦魂里。
-
伏中热不可过中夜起坐作诗寄五郎
众星若银砾,老桂卧海底。中夜热不解,病叟推枕起。悲虫号草根,孤萤照野水。树头风急生,喘汗真一洗。追忆总角初,学古颇自喜。祝身愿耆老,常恐抱志死。岂知才术疏,空自凋发齿...
-
暮秋中夜起坐次前韵
东吴秋令迟,得雨亦良悦。中庭有流萤,烈风吹不灭。披衣起坐久,鼓角参差发。西成虽作劳,农事亦渐歇。老怯岁律残,俯仰忽九月。蟋蟀鸣壁间,愧汝知时节。
-
夜兴
枭呼作人声,月出如野烧。推枕中夜起,残灯尚馀照。难从公荣饮,独效孙登啸。八十推不僵,平昔岂所料。空廊病马卧,枯草老牛噍。明朝语俗人,与汝不同调。
-
秋夜有感
...蛟鼍涎,雪印豺虎迹。谁知七尺躯,幸脱九死厄。前年补畿郡,入对瞻玉色。报恩无死所,再拜衰泪滴。即今故山归,愈叹老境逼。不眠中夜起,仰视星历历。中原何时定,铜驼卧荆棘。灭胡恨无人,有复不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