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唐〕
昔闻洞庭水(1),今上岳阳楼。
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1),乾坤(2)日夜浮(3)。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亲朋无一字(1),老病(2)有孤舟(3)。
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
戎马(1)关山北(2),凭轩(3)涕泗流(4)。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小提示:杜甫《登岳阳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这首诗意蕴丰厚,抒情虽低沉抑郁,却吞吐自然,显得雄浑大气,气度超然。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768年
创作背景
公元768年(大历三年),已经五十七岁的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登岳阳楼》
相关诗词
-
拟杜登岳阳楼
岳阳楼上望,高出岳阳城。山势趋南戒,潮流混太清。星辰仍北拱,车马尚西征。我问今宵月,鄜州隔几程。
-
登岳阳楼
巴陵县前春水生,古墙苔色鹧鸪声。主人锦盖团空翠,携我岳阳楼上行。楼上古像巾衣净,纯阳真人眠未醒。曾闻三醉作飞仙,颇恨不经微考證。明明孔道侔天日,敢将伎俩淆心性。设有虚空铁笛声,正宜掩耳防吾听。主人好怀靡休...
-
再登岳阳楼
岳阳城下系扁舟,与客同登百尺楼。寻遍诗牌追旧句,恍惊岁律叹重游。波涵君艑两山翠,天落巴荆一镜秋。北望边烽犹未熄,敢忘后乐与先忧。
-
登岳阳楼四首·其三
玉斧飞霜过洞庭,岳阳楼上寄高情。天涯楚树千行绿,湖面君山一点青。今古留题才浩渺,往来登览岁峥嵘。中天徙倚多时节,笑挹高风满抱清。
-
去岁道巴陵登岳阳楼以望洞庭真天下之壮观也因诵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句追古今绝唱用以为韵赋诗十篇·其九
重湖望不极,秋色蔼残阳。洲渚云沙白,菰蒲霜叶黄。飞帆适沅澧,回雁过潇湘。楚客经行处,依然兰芷香。
-
登岳阳楼
...。楼前风景浑如昔,兔走乌飞换朝夕。欲倩城南老树精,唤起回仙吹铁笛。百年过眼如蜉蝣,不用长怀天下忧。呼童沽酒下船去,明日再登黄鹤楼。
-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
丁巳闰月六日登岳阳楼
二十年前典此州,经行中又几春秋。青山面目元无恙,白发形骸只自羞。客子登临知有酒,古心忧爱在斯楼。凭栏慨想飞吟过,水视杯坳芥视舟。
-
登岳阳楼 其三
几思假日赋登楼,风雨连连不肯休。待得晴时又成去,再三举手谢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