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区寄传
〔唐〕
柳先生曰:越人(2)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3)。自毁齿(4)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取他室(5),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力不胜(6),皆屈为僮(7)。当道相贼杀(8)以为俗。幸(9)得壮大,则缚取幺弱者,汉官(10)因以为己利,苟(11)得僮(7),恣所为(12)不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13),少得自脱(14)。惟童(1)区寄以十一岁胜(15),斯(16)亦奇矣。桂部(17)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
柳先生说:越地的人寡恩薄情,无论生男生女,都把他们当作货物一般看待。孩子七八岁以后,父母就为贪图钱财而把他们卖掉。如获得的钱财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便去偷他人的子女。得手后就用铁箍套颈,木铐铐手,以防逃跑,甚至有的成年人因敌不过束缚者也被逼为奴仆。当时在大路上互相残杀已习染成风,有幸而能长得强壮高大的人就去绑架那些力小体弱的人。汉族官吏则利用这种恶习为自己谋利,只要能得到僮仆,他们就放纵而不加追究。因此,越地人口减少,很少有人能逃脱作僮仆的悲惨命运。只有区寄,以十一岁的小小年纪却战胜了绑架他的强盗,这也算够奇特的了。桂州都督从事杜周士对我讲了这件事。
童(1)寄者,柳州(4)荛牧儿也。行牧且荛(5),二豪贼(6)劫持反接,布囊其口(7)。去逾四十里之虚(8)所卖之。寄伪(9)儿啼,恐栗(10),为儿恒状(11),贼易(12)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13),一人卧,植刃道上(14)。童(1)微伺(15)其睡,以缚背刃(16),力下上,得绝(17),因取刃杀之。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1),大骇,将杀童(1)。遽曰:“为两郎(18)僮(2),孰若(19)为一郎(18)僮(2)耶?彼不我恩(20)也。郎(18)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22)计曰:“与其杀是僮(2),孰若(19)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19)吾得专(23)焉?幸(3)而杀彼,甚善。”即(25)藏其尸,持童(1)抵主人(24)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1)自转,以缚即(25)炉火烧绝(17)之,虽疮(26)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8)皆惊。童(1)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2)。贼二人得我,我幸(3)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27)。”
儿童区寄,是郴州地区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正一边放牛一边打柴,有两个蛮横的强盗把他绑架了,反背着手捆起来,用布蒙住他的嘴,离开本乡四十多里地,想到集市上把他卖掉。区寄装着小孩儿似的哭哭啼啼,害怕得发抖,做出一幅孩子常有的胆小的样子。强盗并不把他放在心上,相对喝酒,喝醉了。其中一个强盗离开前去集市谈买卖孩子的生意,另一个躺下来,把刀插在路上。区寄暗暗看他睡着了,就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动,绳子断了;便拿起刀杀死了那个强盗。区寄逃出去没多远,那个上集市谈买卖的强盗回来了,抓住区寄,非常惊恐,打算要杀掉他。区寄急忙说:“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他不好好待我,主子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无论怎么样都可以。”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死这个奴仆,哪里比得上把他卖掉呢?与其卖掉他后两个人分钱,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吞呢?幸亏杀掉了他,好极了!”随即埋藏了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区寄到集市中窝藏强盗的主人那里。他越发把区寄捆绑得结实。到了半夜,区寄自己转过身来,把捆绑的绳子就着炉火烧断了,虽然烧伤了手也不怕;又拿过刀来杀掉了做买卖的强盗。然后大声呼喊,整个集市都惊动了。区寄说:“我是姓区人家的孩子,不该做奴仆。两个强盗绑架了我,幸好我把他们都杀了,我愿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虚(1)吏白州,州白大府(3)。大府(3)召视儿,幼愿(4)耳。刺史(5)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6)。乡之行劫缚者(7),侧目(8)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9)二岁,而讨杀(10)二豪,岂可近耶!”
集镇的差吏把这件事报告了州官。州官又报告给府官。府官召见了区寄,年幼老实罢了。刺史颜证认为他与众不同,便留他做小吏,区寄不愿意。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乡里干抢劫勾当的强盗,都斜着眼睛不敢正视区寄,没有哪一个敢经过他的家门,都说:“这个孩子比秦武阳小两岁,却杀死了两个强贼,怎么可以靠近他呢?”
小提示:柳宗元《童区寄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童区寄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传记文学作品,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儿童区寄被两个强盗劫持后,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终于手刃二盗,保全了自己。作者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刻画出一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而又纯朴憨厚的少年英雄形象。
创作背景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王叔文集团倡导的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因此而遭贬。永贞元年九月,先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在赴任途中再加贬永州司马。柳宗元在永州一直生活到元和十年(815年)。接着回京,但不久又被贬到柳州,又是四年的贬官生活。一般认为这篇文章创作于贬官柳州时期,而何书置和陈景云则认为此文作于永州。在永州、柳州的十多年里,柳宗元生活环境恶劣,亲朋好友离散,四处求援无门,身体状况下降,精神世界痛苦。他创作这篇《童区寄传》,是为穷孩子立传,为下层人民呐喊。
相关诗词
-
寄年家敬所筠源黄博士
燕邸依稀六十年,书来往事只凄然。仪刑天上思双老,身势壶中仅五仙。高谊金兰真不替,故家乔梓总堪传。却惭儿稚皆豚犬,不及名门韦曲贤。
-
次区经卫韵寄怀
客里光阴叹索居,相思何止九秋馀。行看岛屿停云灿,吟对梅窗夜月虚。共计飞腾同彩凤,肯论五十服绯鱼。新诗易得开怀抱,远寄烦君更几书。
-
寄怀褚子耘子方·其一
风雪漫天地,严寒偪客庐。怅怀江上水,远寄故人书。昔日比邻住,深宵吟兴摅。谁知一岁后,我亦异乡居。
-
春日书怀寄叔兄徐州·其二
作客天涯两度春,离怀争比岁华新。时因啼鸟醒归梦,每对残花忆故人。千里相思惟觅句,频年心事欲沾巾。閒亭放鹤知无恙,水远山遥寄此身。
-
沙木和驿壁间二仙传道图儗定襄郭公作
...云深路远不可致,遂令方士神其理。神其理,玄且幽,刀圭一粒人争求。宁知天地尚有尽,茫茫万物皆浮沤。人生匪金石,焉能形独留。区区学仙子,笑杀东家丘。瑶池桃实竟何物,可怜王母萧飒蛾眉秋。空闻驭黄鹤,不见来青牛。丹砂卒难转,白雪忽满头。君不见少翁栾大骨...
-
方壶隶书张伸举承旨海上所寄长律见贻因次其韵
...玄象焕昭晰,浑沌白昼开溟濛。川流山峙俨高下,日升月没恒西东。自然书法良亦显,何物世俗拘未通。纷纷墨池疲岁月,往往白发犹儿童。长安高僧笔成冢,北邙大官碑作丛。斯冰以来少正体,曹郐而下多变风。呕心苦购墓中物,刮目未睹吴下蒙。钩摹点勒事剽窃,毫分缕...
-
寄和沈纯甫比部游崆峒岩·其二
把酒萧条眺远峰,削成青壁秀芙蓉。书传有客拾瑶草,日下何人鞭玉龙。树杪秋阴凉籁起,岩前黛色暮烟重。非缘谪籍邻幽杳,石上争题逸士踪。
-
汉江舟中待胡襟寰中丞不至寄怀
...,出兼四镇拥材官。周秦形势原交错,楚蜀山川更郁盘。千里封疆劳节制,万年江汉静波澜。缨歌似逐铙音发,鱼乐皆成阵势看。西上儿童舞盘木,南中父老望旌竿。秋高岘首游宜数,岁晏隆中卧莫安。沧浪月为牛渚月,租船何夜傍江干。
-
以诗代书寄张羽王·其二
所思在桂林,欲往隔湘阴。岁暮书仍阻,春来水更深。无由展言宴,何以托飞沉。不见倾城色,空传绝代音。
-
以诗代书寄张羽王·其一
美人家何在,言住湘川湄。独立叹无与,采芳何所遗。春情寄瑶瑟,幽怨结江蓠。频夜寻君梦,云山九处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