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作
〔魏晋〕
方舟(1)戏长水,湛澹(2)自浮沈。
两船并排着在水上飘,水涌船动忽低又忽高。
弦歌(1)发中流(2),悲响有馀音(3)。
船上响起阵阵弹唱声,悲哀的乐声久久不消。
音声入君怀,凄怆(1)伤人心。
歌声传到了你的身旁,凄恻痛怆叫你把泪掉。
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
你伤心时竟是在想谁?我很愿与你如漆似胶。
愿为晨风(1)鸟,双飞翔北林。
希望我们都变晨风鸟,双飞双宿在北林树梢。
小提示:曹丕《清河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清河作》,作者曹丕,作于公元225年。该诗内容浅显易读,反映了战争的艰难,流露出征人何时归乡的悠怨。
创作背景
公元225年冬十月,曹丕备好大量船只,率十万大军,出谯城(今安徽亳州),顺涡河进淮河舟行广陵,停于河中,准备舟出长江。 然而,命运跟他开了玩笑。才是十月,却突然大雪封路,河面冰封。水师冻在河上,无法向江中运动。《三国志》载:“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资治通鉴》上则更细致地写道,三伐东吴未果,曹丕望江兴叹:“老天呀,看来你设个长江就是要分出南北来呀!”光叹也罢,能全身而退也好,不料东吴却借魏国水师不能前进而杀过江来,由将军高寿率500敢死队偷渡过江,抄小路夜袭魏军,魏军一派惊慌,好一阵忙乱。史载曹丕弃舟乘车而退,一直逃到山阳即现在的淮安市地面上才停住脚步,再渐渐聚拢了兵船于淮河,然后乘船而返回。进军和撤退路上,看到百姓为自己的帝舟和兵船挽纤的辛苦,便有了“清河”诗之一《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枯枝时飞扬,身轻忽迁移。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由该诗与曹丕的《杂诗》二首、诗《清河作》在《曹丕全集目录》中紧随排列于《广陵于马上作诗》之后推测,它们均做于本次扬州屯兵前后,,故应当是对淮安境内所见有感而发。当时的淮安境内属魏国的临淮郡。《杂诗》二首和《清河作》内容浅显易读,与《广陵于马上作诗》、《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情感上一脉相承,均反映了战争的艰难,流露出征人何时归乡的悠怨,也可见这些作品为同一时期作品。另据公元六世纪南朝徐陵所编东周至南朝梁代诗歌集《玉台新咏》注:“魏文帝(曹丕)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一首又清河作一首。”可见“清河”这两首诗是一同写的。
相关诗词
-
永兴军作
凉风响高树,清露坠明河。谁谓夏夜短,已觉秋气多。艳肤丽华烛,皓齿扬清歌。临觞不作意,奈此粲者何。
-
潞公轩即席继和刘巨济秀才
...中天地宽。山势东南插云碧,人家高下似星攒。拟追潞国悠哉乐,盍念清河作者难。繁暑远人如酷吏,清凉生掖胜仙丹。沿流花圃真堪赏,解愠丝弦谁复弹。窗转雄风来座上,雨疏雌蜺挂林端。休思酒社凋零伴,且作诗人冷淡欢。我辈三年穷胜趣,此中五月亦轻寒。民安讼息无馀事,...
-
银河吹笙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
巩城南河作寄徐三景晖
初年雨候迟,巩洛河流小。摇摇芳草岸,屡见春山晓。清露洗云林,轻波戏鱼鸟。唯言故人远,不念乡川眇。舟楫去潆回,湍溆行奔峭。寄书千里路,莫道南鸿少。
-
游清河经黄河感而有作四首·其三
中天一派淡无波,海渎精华耿此过。为报寻源高着眼,天河元不是黄河。
-
过济南杂诗叠旧作韵·其二
大清河复小清河,欲悉民艰缓辔过。祗有平陵不重到,恐防忆旧泪汍波。
-
乙巳十月七日过黄河中流遇巨浪偶作
清旦绝大河,拍堤滚黄沙。巨舟忽摇簸,心悸眼亦花。咨予岂轻生,将身试鱼虾。忠信固所凭,此理惧或差。定息神魂宁,归心眇天涯。故乡念昔游,湖面贴碧纱。醉舫穿芰荷,坦腹如眠家。天水自照映,鸥鹭相交加。虽无风波忧,龌龊未足誇。岂如寻河源,安稳浮灵槎。脱略遗近...
-
游清河经黄河感而有作四首·其四
欲张吾网向流河,定有遗珠在碧波。鼓枻中流情不浅,水云风景晚来多。
-
游兰州制府后园遂登城北望河楼感旧述怀
...客来西垠,开元相国仍有孙。为我扫径加盘飧,此园朴索真山村。两载日涉穷晨昏,碑字钩勒手留痕。池水自清河水浑,往事欲说声先吞。年少气猛过孟贲,岂料齿豁头发髡。人事变化鹏与鲲,旧游重历皆君恩。论交四海如弟昆,吾舌岂为主人扪。归...
-
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