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
〔唐〕
四明(1)有狂客,风流贺季真(2)。
四明山中曾出现过一个狂客,他就是久负风流盛名的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1)。
在长安头一次相见,他就称呼我为天上下凡的仙人。
昔好杯中物(1),翻为松下尘(2)。
当初是喜爱杯中美酒的酒中仙,今日却已变成了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每想想起用盎龟换酒的情景,不禁就悲伤地泪滴沾巾。
小提示: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对酒忆贺监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为天宝六载(747)李白游会稽时悼念贺知章而作。全诗忆及二人吃酒作诗,贺知章“解金龟换酒为乐”的往事,作者睹物思人,表达对物是人非的感叹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组诗在艺术上主要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随着镜头的一再转换,展现出作者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心绪。
创作背景
贺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性放旷,善谈笑,晚年尤加纵诞,邀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及“秘书外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天宝三载(744)春正月,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诏许之。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临行,帝赐诗,皇太子及百官皆饯送执别。李白当时写有《送贺监归四明应制》及《送贺宾客归越》二诗。贺知章回乡后不久便去世了,卒年八十六。这两首诗是在贺知章去世之后的天宝六载(747),李白游会稽时悼念贺知章而作的。
唐人孟棨《本事诗》记载:“李太白初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赏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这段记载与李白的自序大同小异,“金龟换酒”的故事。在当时传为美谈。李白与贺知章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除了“称誉光赫”的感激之情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在性格及爱好上有共同之处:一是性格放旷纵诞,二是工诗善书法,三是嗜酒如命。故杜甫《饮中八仙歌》说:“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同贺知章相识之初,正是李白充满浪漫幻想之时。尽管李白怀抱宏伟的理想,希望完全凭借个人的才能以布衣直取卿相,但名声显赫的贺知章对于他的称誉褒奖,事实上也就更加容易引起世人对于李白的重视。这一点对于李白来说,应该是刻骨铭心的。就在贺知章辞官归里的这一年三月,李白似乎也失去了依靠,遭谗受谤,帝用疏之。一切理想和希望遂亦破灭,最终也只得满怀悲愤,挥泪离开了长安。天宝六载(747),李白往会稽凭吊贺知章,回首往事,对酒思人,昔日的欢乐,今日的悲辛,一时涌上心头,诗人不免“怅然有怀”,写下了这两首诗。
相关诗词
-
奉陪王少监朝请游南涧宿山寺步月二首 其一
朝为北山游,暮作南涧宿。此生亦何幸,称心良易足。青灯委昏花,笑语暖幽独。月出东南峰,升此一轮玉。开扉发清啸,意行无涧谷。胜韵高摩空,妙语清到骨。亲朋万石门,门吏千钟禄。如何饭薇蕨,衲子相追逐。明年守北屏,夜直黄金屋。应怀此夕游,梦想亦清淑。定有寄来篇,吴笺烦自录。
-
忆四弟二首·其一
出门忧汝病,清泪至今垂。鸿雁莽相失,脊令空尔思。未依南郭隐,真怪北山移。夜雨灯明里,商歌一拊髀。
-
十日对酒姚氏园二首·其二
病跨山公马,秋过习氏池。远天鸿雁尽,昨日菊花期。棋局翻相恼,鸥群总不疑。生涯抱瓮外,一任隐君为。
-
诃林忆旧山二首·其一
不见雷峰顶,心知海寺东。闻钟疑隔岸,对雨忆长松。风鹤从来旧,烟霞此际隆。百年多病日,归思正无穷。
-
忆金陵二首·其一
秋阴沄客思腾腾,木末荒台尽日登。谁信到家翻远忆,雨斋含墨画金陵。
-
题叶劝农对山楼次韵二首·其一
三平二满过即休,十事九律谁与谋。归来政自有佳趣,楼对青山山对楼。
-
和李巽伯少卿新年忆行在二首·其一
解赋新篇忆帝台,行宫楼殿亦巍哉。应曾身作壶中客,记得春从天上来。雉扇齐开香雾绕,龙墀暖赴晓班催。君王神武多馀暇,綵胜金花似旧裁。
-
忆渊明二首·其一
晨策东篱路,煌煌寒菊英。我岂无他人,底事忆渊明。忘言会诸理,扫尽世俗情。悠然见南山,此意谁与评。
-
忆味道二首·其一
一自分携后,吟怀转寂寥。小窗孤烛夜,忍听雨潇潇。
-
丙辰九日同周石林张五若集李伯修将军署中对月时苦旱二首·其一
落帽龙山未是豪,尊前作赋胜登高。将军诗兴誇横槊,词客酣歌揽佩刀。世上光阴嗟过鸟,人间乐事在持螯。谁能日送东篱酒?三径人归已傲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