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宋〕
四海十年兵不解(1),胡尘(2)直到江城(3)。岁华销尽客(4)心惊。疏髯(5)浑(6)似雪,衰涕欲生冰。
十年了,国家的兵祸还是没有尽头。金人的侵略,前几年都已经深入到南京了。我客居在他乡的日子已经很久,年华已经老去,一想起这,我就心中黯然。我这一把稀疏的胡子,已经变得雪一样白了,枯涩的泪水,也是像冰一样的冷。
送老齑盐(1)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2)。故人(3)相望若为情(4)。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哪里该是我隐居的地方?我想应该去昊兴吧,可是,又怕这里的朋友们思念我。到那时啊,友人只有独个面对深夜的凄雨,屋子的小窗上,灯火映着孤单的身影。
小提示: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是南宋词人陈克所作的一首忧念时势、感叹迟暮的爱国寻归之词,收录于《赤城词》中。词的上片强烈地抒发了词人老骥伏枥、壮志不已的爱国情怀;词的下片描写词人对自己归宿的寻找。这首词抒发了作者面对国家的危亡痛心疾首,而又力不从心,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绪,又抒发了对友人的眷恋。全词悲慨沉郁,满腔忠愤溢于言表,感情真挚。
- 作品出处赤城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临江仙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陈克作此词时,距离北宋灭亡已经有八年时间。当时,南宋以建康为都城,偏安于南方。绍兴四年(1134),金兵向建康逼进,陈克力主抗金,上言奏陈守备细则,然而朝廷不纳其奏。陈克有感于国事衰微,自己一腔壮志无处施展,因而写下了这首《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