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鳄鱼文
〔唐〕
维(1)年月日,潮州(2)刺史(3)韩愈,使军事衙推(5)(4)秦济(6),以羊一、猪一投恶溪(7)之潭水,以与鳄鱼食(8),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列(9)山泽,罔(10)绳擉(11)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12)、夷(13)、楚、越(14),况潮岭海(15)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16)卵育(17)于此,亦固其所。
某年某月某日,潮州刺史韩愈派遣部下军事衙推秦济,把羊一头、猪一头,投入恶溪的潭水中,送给鳄鱼吃,同时又警告它:古时候的帝王拥 有天下后,放火焚烧山岭和泽地的草木,用绳索去网捉、用利刃去刺杀,以除灭虫、蛇等那些给人民带来危害的可恶动物,并把它们驱逐到四海之外去。到了后世, 帝王的德行威望不够,不能统治远方,于是,长江、汉水之间的大片土地只得放弃给东南各族;更何况潮州地处五岭和南海之间,离京城有万里之遥呢!鳄鱼之所以 潜伏、生息在此地,也就很自然了。
今天子(1)嗣唐位,神圣慈武(2)。四海之外,六合(3)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4)所揜(5),扬州(6)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当今天子继承了大唐帝位,神明圣伟,仁慈英武,四海之外,天地四方之内,都在他的安抚统辖之下;更 何况潮州是大禹足迹所到过的地方,是古代扬州的地域,是刺史、县令治理的地区,又是交纳贡品、赋税以供应皇上祭天地、祭祖宗、祭神灵的地方呢?鳄鱼,你是不可以同刺史一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1)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2),争为长(3)雄。刺史虽驽弱(4),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5),伈伈(6)睍睍(7),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刺史受天子之命,镇守这块土地,治理这里的民众,而鳄鱼竟敢不安分守己地呆在溪潭水中,却占据一方吞食民众的牲畜、 熊、猪、鹿、獐、来养肥自己的身体、繁衍自己的后代;又胆敢与刺史抗衡,争当统领一方的英雄;刺史虽然软弱无能,又怎么肯向鳄鱼低头屈服,胆怯害怕,给治 理百姓的官吏丢脸,并在此地苟且偷安呢!而且刺史是奉天子的命令来这里当官的,他势必不得不与鳄鱼争辩明白。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1)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2)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3),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3)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4),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5),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鳄鱼如果能够知道,你就 听刺史我说:潮州这地方,大海在它的南面,大至鲸、鹏,小至虾、蟹,没有不在大海里归宿藏身,生活取食的,鳄鱼早上从潮州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大海。现在, 刺史与鳄鱼约定:至多三天,务必率领那批丑类南迁到大海去,以躲避天子任命的地方官;三天办不到,就放宽到五天;五天办不到,就放宽到七天;七天还办不 到,这就表明最终不肯迁移了。这就是不把刺史放在眼里,不肯听他的话;不然的话,就是鳄鱼愚蠢顽固,虽然刺史已经有言在先,但还是听不进,不理解。凡对天 子任命的官吏傲慢无礼,不听他的话,不肯迁移躲避,以及愚蠢顽固而又残害民众的牲畜,都应该处死。刺史就要挑选有才干有技能的官吏和民众,操起强硬的弓 弩,安上有毒的箭镞,来同鳄鱼作战,一定要把鳄鱼全部杀尽才肯罢手。你们可不要后悔啊!
小提示:韩愈《祭鳄鱼文》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祭鳄鱼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散文。因鳄鱼为害,作此文劝戒鳄鱼搬迁,实则鞭笞当时祸国殃民的藩镇大帅,贪官污吏。这篇文章文意虽是为民除害,但仍是一篇条达、顿挫,宽紧相济,气雄势深的文章。
- 作品别称鳄鱼文
- 作品出处韩昌黎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了唐宪宗,几乎被杀,裴度救援才被贬为潮州刺史。据《新唐书·韩愈传》,韩愈刚到潮州,就听说境内的恶溪中有鳄鱼为害,把附近百姓的牲口都吃光了。于是在元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写下了这篇《鳄鱼文》,劝戒鳄鱼搬迁。不久,恶溪之水西迁六十里,潮州境内永远消除了鳄鱼之患。但此传说固不可信。
关于题名,一作《祭鳄鱼文》。林云铭《韩文起》:“文中只用‘告’字,并无‘祭’字。故李汉编入杂著,不列祭文卷内。后人不知此意,把题目硬添一‘祭’字。今依李本为确。”
相关诗词
-
先友诗八首·其四·文定吴公宽
有伟延陵公,居然古明德。道义周一身,文章可华国。悠悠明堂思,允矣清庙瑟。惜哉晚登庸,位用殊未极。还能敦薄夫,坐亦消谗慝。德渊物为迁,曾谁睹声色。圣贤不复生,斯人重吾忆。
-
冬日杨仪部宅宴集会耆朱性甫朱尧民祝希哲邢丽文陈道复及余六人分韵得酒字
徂冬肃玄阴,凉飙集虚牖。璚霙遘时晴,朝旭射檐溜。欣言对群英,况我平生友。结交廿年更,复此同樽酒。羽觞激清丝,兰羞粲朱豆。岂无高宴会,重此文史旧。兹焉申故好,岁晏期勿负。
-
观驾幸文华听讲
朝下銮舆幸讲堂,徐看天仗转东厢。翠旂拂柳宫墙绕,清跸穿云阁道长。千载明良真际会,九朝文物旧彝章。小臣漫厕夔龙后,彷佛还瞻日月光。
-
剑守南宁李君璧与余雅不相识比以仁和教谕校文南畿颇有意于浅薄格于异经不果荐甲戌自杭赴蜀道出吴门邂逅及此因赋赠二诗·其二
使君策士南畿日,曾把文章谒后尘。今古成名真有命,江湖知己负斯人。一经已浃钱塘化,五马还行剑阁春。回首吴山应入梦,野云枫叶渺通津。
-
咏文信国事四首·其二
仓卒勤王万里身,风尘颠倒作累臣。三纲已去嗟何补,一死临期认自真。直以安危系天下,未宜成败论斯人。遗文尚可诛奸贼,何但悲辛泣鬼神。
-
试院中愁坐叔献学博忽送红梅小桃数枝坐念春物骀荡西园开钥不得一观作诗破闷兼简张文学仲山
数日天气殊未佳,文书如山眼生花。忽遣官梅入吾室,政尔东君解留客。蜡梅无韵空有香,红梅亦复清而庄。此花韵胜开较晚,天许风流嫁海棠。海棠春娇睡...
-
陪赵文孺路宣叔分韵赋雪
...先春归。一还天地素,平尽山川巇。松竹泻清声,窗户明幽辉。呼童设茶具,巡檐收落霏。清寒入诗肠,思绕昏鸦飞。力除盐絮俗,改事文章机。后生那办此,颦眉正冥挥。请看西溪老,传著东坡衣。
-
寄员文饶屯田
...纸。自言从此生事足,可了芋栗及麻枲。数椽旧屋蔽风雨,一榻萧然容隐几。丘明国语浩如云,子夏门人纷若蚁。向人问口夸舌在,道义文章吾岂已。自知俗事无所观,便落双睛君亦喜。
-
寄夏文州左藏佾·其二
寄语文州守,谋边想甚劳。封疆通鸟鼠,种落杂猿猱。甲马廉颇少,诗书郤縠高。当须办乃事,不用耻弓刀。
-
寄夏文州左藏佾·其一
翩翩贵公子,佳誉本能文。大第辞京辇,高旌拥塞云。劝农唐刺史,养士汉将军。莫刻和戎誓,朝廷立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