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
〔唐〕
卢家少妇(3)郁金堂(4),海燕(5)双栖玳瑁(6)梁。
郁金香涂饰在卢家少妇的楼堂,海燕栖息在用玳瑁装饰的屋梁。
九月寒砧(1)催木叶(2),十年征戍忆辽阳(3)。
在九月的捣衣声中树叶已落尽,思念着在辽阳征戍十年的丈夫。
白狼河(1)北音(2)书断,丹凤城(3)南秋夜长。
丈夫在渺茫的白浪河音讯不通,京城中的我总觉日夜过得漫长。
谁为(1)含愁独不见,更教(2)明月照(3)流黄(4)?
谁能够看见她的孤独她的悲愁,只把那明月清辉洒落在纱帐上。
小提示:沈佺期《独不见》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独不见》是唐代诗人沈佺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刻画了一位对远戍丈夫刻骨相思的闺中贵妇形象。诗人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思妇的哀怨,以双飞双栖的燕子反衬思妇的孤独,以寒砧催落叶、明月照流黄来烘托离愁别恨。全诗情思缱绻,辞藻典雅,韵味悠深,意境鲜明,被历代诗评家认为是温丽高古之佳篇。
- 作品别称古意呈乔补阙知之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686年
创作背景
《独不见》此诗题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又作“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疑为副题。乔补阙为乔知之,万岁通天(武则天年号,696—697)年间任右补阙,此诗当作于此时。
相关诗词
-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一岭桃花红锦黦,半溪山水碧罗新。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客。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覈。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临池饮美...
-
经和宁门外卖花市见菊
病眼仇冤一束书,客舍葭莩菊一株。看来看去两相厌,花意索寞恰似无。清晓肩舆过花市,陶家全圃移在此。千株万株都不看,一枝两枝谁复贵。平地拔起金浮屠,瑞光千尺照碧虚。乃是结成菊花塔,蜜蜂作僧僧作蝶。菊花障子更玲珑,生采翡翠铺屏风。金钱...
-
独不见
夫婿结缨簪,偏蒙汉宠深。中人引卧内,副车游上林。绶染琅琊草,蝉铸武威金。分家移甲第,留妾住河阴。独寝鸳鸯被,自理凤凰琴。谁怜双玉箸,流面复流襟。
-
乐敦仁用师伯浑见示句中作禅语禅不可不领话头次韵为报
江边看云望青霄,谁知隔江以扇招。机缘句语无可录,要如芝岭居上饶。镕铁作牛石作燕,鸣亦不闻飞不见。凛然独立纨绮中,大帛之冠衣大练。果能出世去九州,绝意著书为穷愁。请来言下辨白黑,试观海头并藏头。
-
涧壁梁公主祠云武帝女也据高冢上林木郁然形势开敞盖公主所葬欤无碑志未及考诸记载士大夫留诗未见有起人意者余守风四日为十二韵
萧翁本胜士,诸郎多艺文。伤哉晚大谬,家国成丝棼。主昔食何邑,桃李争秾芬。禁脔必王谢,风流映青云。岂其独天幸,不见台城军。曲阿故近甸,茂林有高坟。玉鱼既无恙,庙食仍蒿焄。此事乃可书,所恨荒前闻。千舟集浦溆,吉卜叩灵氛。我亦肃襟屦,一瓣...
-
独不见
日晚宜春暮,风软上林朝。对酒近初节,开楼荡夜娇。石桥通小涧,竹路上青霄。持底谁见许,长愁成细腰。
-
独不见
河阴留故宠,塘上苦生离。蛾眉多见妒,鱼尾一何筛。草色似君绶,突烟如妾坻。芳华易憔悴,凉飙团扇悲。城南朝复暮,安得奉虚期。
-
杂曲歌辞独不见
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门外尘凝张乐榭,水边香灭按歌台。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万里寂寥音信绝,寸心争忍不成灰。
-
遍阅斋房题名独不见永叔戏作七言
十二楼居五碧城,祠官多识汉名卿。蓬莱仙客飞升早,不向丹台稍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