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莲
〔元〕
瘦影亭亭(1)不自容(2),淡香杳杳(3)欲谁通(4)?
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淡淡的清香还能引起谁的欣赏兴趣呢?
不堪(1)翠减红销(2)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更有甚者是还处在江水清凉月色冷漠的环境中。
拟(1)欲青房(2)全晚节,岂知白露(3)已秋风。
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凛冽的秋风已经刮起?
盛衰(1)老(2)眼依然在,莫放(3)扁舟(4)酒易空。
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盛衰一样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不要空着小船上的酒杯,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
小提示:刘因《秋莲》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秋莲》是元代诗人刘因创作的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咏物寄意的诗。诗人借秋莲受到风霜摧残而凋萎的景况来自喻,发抒感慨。一二句写秋莲“瘦影亭亭”的情态和“淡香杳杳”的品性,“不自容”、“欲谁通”,把莲花拟人化了;三四句写秋莲“翠减红销”的衰败和“江清月冷”的寂寞环境;五六句写秋莲遭遇白露秋风,身不由己,难全晚节;末两句诗人面对盛衰变化的现实,发出慨叹。诗中处处将秋莲与自己联系起来,反映了诗人坎坷的经历和抑郁苦闷的心情。形象鲜明,含蓄婉转,寄托很深。
- 作品出处静修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元初
创作背景
《秋莲》这首七律是托物寄意之作。诗人生于蒙古军灭金之后的1249年,其时南宋政权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279年,元军终于灭掉南宋。刘因虽非南宋人,却具有浓重的遗民思想。他在蒙古贵族的野蛮统治下深深眷恋汉人统治的宋朝,怀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宋亡后他也一度被迫仕元,任赞善大夫之职,虽然不久借口母病辞归.但始终悔恨自己的失节。这首诗就是借咏秋莲来写自己无可奈何的处晓和难全晚节的悔恨。
相关诗词
-
秋莲
莲朵秋来绽满池,濯清态度静芳姿。不争夏令相期际,原是年来晤对时。一片香霞花处覆,三霄瑞露叶间披。卉中君子真无忝,欲速还应我见嗤。
-
秋莲走笔荅文玉
秋莲如晚子,应有物持携。双玉价难并,群珠数已齐。色鲜浮露羽,香远逐风蹄。太液九天上,朝来何处梯。
-
秋莲盛开
蹉跎伤往事,抱膝厌书空。旧疾生多雨,馀酲析好风。幽怀从澹荡,老景任穷通。莫笑栽莲晚,秋花盛作红。
-
赏莲押韵同孙惟献诸公赋因呈·其四
秋水红莲入幕臣,重来风格认犹真。一尊海外酬佳节,千里花间见故人。唫送碧筒红烛晚,歌翻白苧锦筝春。长沙亦是悲秋客,犹惜湘累寄兴频。
-
明河秋夕图
明河澹澹纵复横,行云悠悠度疏星。凤媒不来乌夜惊,琼枝玉佩迟所托,画中隐隐闻机声。秋来秋去今犹古,此恨不随天宇青。昆仑西头风浪平,办我一舟莲叶轻。浩歌中流击明月,九原唤起严君平,人间此水何时清?
-
采莲
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
-
和汉老弟双莲诗韵
青桂留连最上枝,待君奋翼到天池。秋莲又喜呈嘉兆,春草何劳费梦思。雅想分香风静处,更怜并影月明时。姮娥似办双荷制,故遣冯夷预报知。
-
题毗陵于生藕花莲房·其二
离离秋莲实,采之赠所思。香叶不成圆,苦心中自知。
-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十九
何年剪碎万芙蓉,莲叶莲枝总作峰。壁断时时阙一峡,参差青嶂夹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