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李商隐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曾共山翁(1)把酒时,霜天白菊(2)阶墀(3)

想当年,我曾和尊父把酒共欢;霜天万里,缤纷的白菊铺绕台阶。

十年泉下(1)无消息,九日樽前(2)有所思。

十多年了,他老人家在九泉下安息。今日又是重阳,我空对酒樽深深怀念。

不学汉臣栽苜蓿(1),空教楚客咏江蓠(2)

谁曾想,你不学令尊像张骞那样裁花浇苗,我只能像屈原那样徒然地哀吟江蓠的诗篇。

郎君官贵施行马(1)东阁(2)无因再得(3)

如今你位高官大,府门前已架设行马。那招贤的东阁,我从此再也无缘窥见。

小提示:李商隐《九日》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九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前两联暗喻旧日府主令狐楚对诗人的赏识和栽培,缅怀追思和感激之情;后两联暗喻遭到府主之子令狐绹的冷遇和排斥。这首诗是诗人借重阳节把酒之兴,怀念恩师令狐楚,同时也表露出对恩师之子令狐绹的不满,写得含蓄空灵,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九日》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这年重阳节,李商隐去拜访好友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恰好他不在家。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曾经多次向身居高位的令狐绹陈诉旧情,希望得到提携,都遭到对方的冷遇。李商隐感慨之余,就题了这首诗在令狐绹家的厅里。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