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唐〕
幽沈谢世事(2),俛默窥(4)唐虞(5)。
幽居在这偏远地方丝毫不问世事,每天只低头把唐尧、虞舜钻研。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1)。
从上下千年细察古今世事,其间历史长河波澜起伏,千变万化。
遇欣(1)或自笑,感戚(2)亦以吁(3)。
遇到高兴的事便暗自窃笑,感到悲哀时只好无奈叹息。
缥帙(1)各舒散,前后互相逾(2)。
看的次数太多,裹书的帙套都已解散,书卷的前后紧紧相连。
瘴痾扰灵府(2),日与往昔殊。
因瘴气所引起的疾病扰乱了心境,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临文(1)乍(2)了了(3),彻(4)卷兀(6)若无。
打开书本刚读时觉得清清楚楚,丢开书本又像是一无所知。
竟夕(1)谁与言,但与竹素(2)俱(3)。
一天到晚可以和谁去说话?只能与书籍日夜相伴。
倦极便倒卧,熟寐(2)乃一苏(3)。
疲倦了便倒头而睡,睡够了精神又渐渐恢复。
欠伸(1)展肢体,吟咏(2)心自愉(3)。
伸伸懒腰舒展肢体,声调抑扬地吟诗读书心中自觉愉快。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1)。
读书得意是因为与书中之意契合,并不是想成为世间的大儒。
道尽(1)即闭口,萧散捐(2)囚拘(3)。
把书中的道理阐述清楚就闭口,心情闲散抛弃了拘囚的束缚。
巧者(1)为(2)我拙,智者(3)为(2)我愚。
那些心机巧妙的人会认为我拙笨,那些聪明的人会认为我愚蠢。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1)。
阅读史书足以使自己快乐,何必为追求名利而劳碌?
贵(1)尔(2)六尺躯(3),勿为名(4)所驱(5)。
要珍惜你那大丈夫六尺之躯,不要为名利所驱使!
小提示:柳宗元《读书》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读书》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反映了诗人读书的情形和感受,展示了一个憨态十足的书痴形象。前六句为第一层,谈读书的起因及收获;中间十六句为第二层,叙述了读书的困扰与乐趣;后六句为第三层,反映了不为名利所驱、不为世俗指责的心态。全诗语言简洁传神,风格古澹平和,与陶渊明诗风很相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的元和四年(809),应与《饮酒》《觉衰》创作于同时。被贬永州期间,柳宗元用以克服苦闷的方法,除了游览山水外,还常常读书。此诗即为诗人读书情形和感受的记述。
相关诗词
-
读书
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迨志有馀。千载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宁免愚。置书不读谈虚无,谁其始为此创疽。古时泽被禽与鱼,博施所以为唐虞。正使老释信不诬,为我未免近杨朱。高轩大旆塞路衢,台阁尊显来于于。...
-
予还自武林葺先人弊庐净扫一室晨起焚香读书于其间兴至赋诗客来饮酒作小诗十五首·读书
入政惭无学,还家更读书。翻同小儿辈,相共惜居诸。
-
夜深归家闻邻家小儿读书可喜有作
还家更寒三鼓馀,邻家小儿犹读书。王侯将相乃无种,纨裤绮襦宁似渠。北风飕飕霜被草,听汝读书声转好。莫言翁媪惜膏油,有儿如此可无忧。
-
杏花书屋记
...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
-
朱中孚秋官竹园书屋歌
...秀且蕃。根如蟠龙叶翥凤,上蔽倒景回清暾。南池水清绿于染,影带晴江春冉冉。中林断处忽青山,门外笔峰秋数点。竹园老翁长爱诗,读书教子鬓成丝。台骖郡驾日相逐,涧雨岩风无改时。柏台成臣霜雪姿,南历岭海西豳岐。十年襟袍画图见,万里平安...
-
白云书舍图为掾史褚德刚赋
褚君本是河南褚,家在卧龙山下住。一从辟椽入中书,长忆龙山读书处。山中白云相卷舒,褚君卧云方读书。清池有鱼林有笋,甘旨升堂时起居。在家不知事亲乐,游宦还应念城郭。山头日望白云飞,鸿雁离离向空落。丘郎自是同乡人,念子远...
-
读书
平生爱客如爱书,力虽不逮意有馀。门前车马久扫迹,老病又与黄卷疏。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今年入秋风雨频,灯火得凉初可近。年过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书生。旧业虽衰犹不坠,夜窗父子读书声。
-
读书
读书不厌勤,勤甚倦且昏。不如卷书坐,人书两忘言。兴来忽开卷,径到百圣源。说悟本无悟,谈玄初未玄。当其会心处,只有一欣然。此乐谁为者,非我亦非天。自笑终未是,拨书枕头眠。
-
二月十日夜雨起书曾移忠禾谱后
...见。从来谷贱必伤农,政亦何能堪此旱。天公用意何难为,三日为霖事可知。区区折腰困日籴,苦忆村舂宿雨时。屠龙先生曾夫子,著书斤斤良有以。往曾持献儒林苏,为歌秧马附书尾。髯孙知我此书爱,遗我殷勤意何在。世人菽麦或未分,而翁有意除稊稗。我今一官故不堪,此...
-
代书寄内弟耐翁总干
...张巡起县令,力抗百万师。逆徒哽喉牙,蔽遮赖涣濉。韦宽守玉璧,臧质全盱眙。丈夫立节义,有才尤当施。杀身以成仁,致命须见危。读书不念此,万卷终何裨。但当安义命,前定无参差。勉哉尽所职,造物不汝遗。况复受国恩,当与相维持。今子仕高沙,偶然脱危机。正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