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元〕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1)。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2)。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眼前景象繁华依旧,谁能与我共享欢乐呢?月下花丛掩映,楼台林立,只是已蒙上漫漫尘埃。昔日繁华消逝,只有青山如常。钱塘江仍像从前潮起潮落,尘世的兴盛衰亡仿似与它无关。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1)。玉梅消瘦,恨东皇(2)命薄。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3)。离愁聊寄,画楼哀角(4)。
往日烛光烁烁、亮如白昼,一片歌舞升平,现今都已不再。梅花凋谢,春光难以长久。国家即将陷落,后宫嫔妃只怨命运多舛。满腔愁怨无处说,只能寄托在那幽咽的号角声中。
小提示: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是南宋词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围绕着“雨夜怀人”这一主旨进行叙写,上片写词人听到雨打芭蕉而回忆往事,翻阅旧时诗书,下片写词人看到旧时的诗书已然模糊。全词布景说情,其所记叙虽近在眼前,但其意旨仍有余地。
- 作品出处水云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 传言玉女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贵族开始了攻灭南宋之战,至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秋,元军三路直逼临安。次年二月,宋降,帝后三宫被俘北迁,汪元量作为宫廷乐师亦同行。《传言玉女·钱塘元夕》这首是写临安元宵节的词,慨叹“尘埃漠漠”,当在元军兵临城下之际,应作于公元德祐二年的正月十五日,也就是南宋国都的最后一个节日。
相关诗词
-
传言玉女·仲秋怀妹
淅沥商飙,点点芦花飞雪。玉箫何处,又听砧声彻。独倚南楼,迢递雁行离别。满目青山,一轮明月。露冷中庭,络纬墙阴凄切。无那衔杯,衷曲凭谁说。好景良辰,但总是、肠如结。聊寄冰纨,漫歌新阕。
-
传言玉女·午日闺情
窄窄单衫,透出冰肌如雪。香销玉臂,懒把朱丝结。钗头艾虎,早被午风吹折。晚凉人静,独看新月。浴罢兰汤,倦倚纱厨欲歇。五时花袅,罗帐休轻揭。回思斗草,摘得宜男羞说。可怜辜负,端阳时节。
-
传言玉女·次晁叔用韵
玉样伊人,一片朗怀如雪。素盟何许,暗愁肠如结。难道分浅,未补情天偏阙。凭谁消受,等閒花月。醉熟黄粱,渐醒来,梦又歇。絮泥巢燕,且湘帘试揭。红窗夜阑,好景物华堪说。当头金镜,望圆时节。
-
传言玉女·上元
璧月珠星,辉映小桃秾李。化工容易,与人间富贵。东风巷陌,春在暖红温翠。人来人去,笑歌声里。油壁青骢,第一番共燕喜。举头天上,有如人意。歌传乐府,犹是升平风味。明朝须判,醉眠花底。
-
传言玉女·黛染遥山
黛染遥山,溪面鸭头波皱。春容淡冶,暖意微窥柳。岚气半吐,深浅萦冈笼阜。竹洲花坞,辋川依旧。别墅蓝田。问如今、可在否?但传图画,写茶铛酒日。横卷仿来,莫是右丞身后。又谁认识,牧童农叟。
-
传言玉女·为篯孙题唐砖
古镜交螭,宫院日高风细。内江装束,满珠钿翠珥。玉立亭亭,合著绣裙摇曳。苦心识别,人司一事。头纲雪乳,鼓风炉,银铫子。煎成蟹眼,是中泠活水。竛竮四美,难得明眸皓齿。主人珍重,为存古制。
-
传言玉女·自不能知
自不能知,何事两眉常皱。依稀只是,无计支长昼。乌几凭暖,空妒双烟金兽。愁城无缝,密于鸳甃。欲浣离肠,不信有、消愁酒。别时略记,是欢侬共瘦。含泪无言,指与酸心梅豆。惊心又到,那时时候。
-
传言玉女·觌面相逢
觌面相逢,一顾眼中人识。会心冥处,遥山寸碧。洞天云影,磊落翠岩蟠石。芝莫好在,几经秋色。浅浅蓬瀛,谈笑间、沧海易。采真携手,共游天地一。人间尽恁,电转风翻尘物。玉峰高会,莫通消息。
-
传言玉女·帘捲西风
帘捲西风,却又早秋时节。药炉声沸,和凉蝉悽切。罗帏向晚,伴我半规新月。嘘嘘愁叹,岑岑病怯。尺素难凭,乍临笺倦又歇。故人何处,似楚天辽阔。相逢甚日,试剔银灯重说。前期难料,怎教轻别。
-
女冠子·元夕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