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高楼
〔两汉〕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交疏(1)结绮(2)窗,阿阁(3)三重阶(4)。
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纹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层叠三重。
上有弦歌声(1),音响一何(2)悲!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这声音是多么的让人悲伤啊!
谁能为此曲,无乃(1)杞梁妻(2)。
谁能弹奏这曲子,莫非是那因夫为齐战死而悲恸长哭竟使杞城倾颓的杞梁妻吧?
清商(1)随风发(2),中曲(3)正徘徊(4)。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一弹(1)再三叹(2),慷慨(3)有余哀(4)。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惜(1)歌者苦,但伤知音(2)稀。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为双鸿鹄(1),奋翅起高飞。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
小提示:《西北有高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西北有高楼》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不遇佳人“知音”之悲,抒写了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反映了一种带有广泛社会性的被压抑的苦闷、悲伤与期待,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生活中彷徨的知识分子的悲凉和迷茫。全诗融情于景,语言形象生动,风格朴素浑厚,运用典故以及比喻、寄托等手法,从高楼写起,以高飞作结,当中交错描画弦歌之声及听者感受,写得缥缈空灵。
- 作品别称古诗十九首·其五
- 作品出处昭明文选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汉代
创作背景
南朝萧统在编选《文选》时,由于这十九首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都比较接近,在古诗中是一个有独立意义的作品群,于是将失去乐调与作者姓名的十九首五言古诗编在一起,题为“古诗十九首”。本诗即是其中一首。
相关诗词
-
黄鹤楼联
大江流日夜;西北有高楼。
-
拟古诗十九首·其五·西北有高楼
华月散高树,列曜何参差。流光射结绮,思妇惨中闱。良人涉远道,感叹夜何其。清声发妙曲,宛转有馀哀。妙曲固可听,馀哀知为谁。春至桃李妍,岁暮华色衰。居然独处廓,顾影久徘徊。
-
再和贺及甫领西清先生荐牍·其二
万里因人作远游,眼明西北有高楼。蛾眉嫁晚贞心在,閒倚春风唱石州。
-
如梦令·省却胭脂闲费
省却胭脂闲费。领略琴书滋味。西北有高楼,冉冉碧云来未。堪记。堪记。正是腊梅天气。
-
次韵端父和鲜于伯几所寄诗
画舸西湖到处游,别来飞梦到杭州。百年底用忧千岁,一日相思似几秋?苦忆东南多胜事,空吟西北有高楼。只今赖有刘公干,时写新诗解客愁。
-
叠嶂楼
霍射盘西北,高楼胜览并。景闲思谢守,名重拟宣城。天阙云来缓,风微鸟去轻。客忧销更有,须到此中倾。
-
拟古·其二
西北有高楼,楼高夜何其。圆影湛以光,遥望斗与箕。何为天一方,长恨身不飞。安得驾双翼,上下长相随。
-
望行人
西北有高楼,䆗窱入空碧。徙倚遍栏干,杨花满行迹。不见行人归,但有杨花白。披襟向春风,为我传消息。春风不见知,此意无人识。
-
拟古十九首·其五
西北有高楼,飞阑搆缥缈。楼中有佳人,绝世颜色好。当窗挥五弦,徽音一何俏。弦促心绪繁,哀怨不成调。安得万里风,吹落邯郸道。
-
桂林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