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行
〔两汉〕
出东门,不顾归(2)。来入门(3),怅(4)欲悲。盎(5)中无斗米储,还视(6)架(7)上无悬衣。
刚才出东门的时候,就不想着再回来了。回到家进门惆怅悲愁。米罐里没有多少粮食,回过头看衣架上没有衣服。
拔剑东门去(1),舍中儿母(2)牵衣啼:他家(3)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4)糜(5)。上用(6)仓浪天(7)故,下当用(6)此黄口儿(8)。今非(9)!
拔剑出东门,孩子的母亲牵着衣服哭泣说:“别人家只希望富贵,我情愿和你吃粥。在上有青天。在下有年幼的孩子。你现在这样做不对!”
咄(1)!行(2)!吾去为迟(3)!白发时下难久居(4)。
丈夫说:“你不要管!我去了!我已走得太晚了!我已见白发脱落了,这种苦日子谁知还能够活几天?”
小提示:汉乐府《东门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东门行》是汉代的乐府古辞。此诗描写的是一个城市下层平民在无衣无食的绝境中为极端穷困所迫不得不拔剑而起走上反抗道路的故事,是汉代乐府民歌中思想最激烈,斗争性最强的一篇作品。全诗在句法上变化自如,随内容而定,尤其是夫妇的对话,长短不一,参差不齐,妻子的委曲哀怨,丈夫的急迫愤怒,活脱脱地画出了两人对话时的声音和形象。
- 作品出处乐府诗集
- 文学体裁乐府诗
- 创作年代东汉
创作背景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宦官当权,战祸频仍,民不聊生,社会不公尤为严重,据《潜夫论》等书记载,当时首都的贵人们衣服、车马、装饰、庐舍全都讲究豪华,死了以后棺材一定要用江南的楠木做,精雕细刻,一套棺椁重达万斤,里面还放上许多珍宝(这一点现在已为许多考古发现所印证);而农民却丰年不得饱食,饥荒年头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许多人沦为奴隶,时有暴动发生。《东门行》里的故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生的。
相关诗词
-
东门行
...抚剑独叹息。并岁不易衣,期旦曾一食。悠悠风俗薄,顾我若异域。积金要能笑,弹铗轻下客。岂辞蓬蒿居,未与尘世隔。黄鹄非池禽,东南举六翮。出门尚徘徊,悲鸣念旧国。何日复来还,为君涕沾臆。
-
东门行
茫茫六合生万灵,周公孔子留贤名。伊余志尚未著调,秋风拔剑东门行。金龟典酒知是谁,逢君使我抬双眉。眼前万事不足问,要须醉倒高阳池。
-
朝陵行
...况清明,朝陵偶作东门行。青山百里恣奇览,怪哉风伯何无情。怒木惊沙鸣不息,四野无人日无色。垂头阖眼信马行,咫尺有山看不得。昌平少憩朝跻登,眵眼一洗犹瞢腾。夜深星斗光若动,黑云肤寸从东升。归程复指昌平郭,万窍号呼止还作。曾闻飘风不终朝,我行三日三日恶。平生...
-
东门行
东都门外今古稀,东宫二傅同日归。百官祖道设供帐,敕赐黄金作酒赀。归来日日会亲友,尽卖赐金买醇酒。白头刚傅空劳劳,一杯鸩羽不就狱,博得君王祠少牢。
-
东门行
出东门,拔剑击门关。唶它人,驾驷马,富贵遨游王侯卿相间。嗟我独何郁郁,中夜忧晨餐。生不得五鼎食,死当长逝不愿还。少妇牵衣悲啼,听妾致一言...
-
东门行为采珠者作
出东门,欲何之?丈夫志四海,安效辕下驹。而况室中无储粟,体上无完衣。仗剑出门去,不顾儿女悲。结客场中多侠少,何事牵衣苦别离。苦别离,寥落荆布妇,呱呱黄口儿。君慎自爱戒,勿为非国法。明明谁敢欺。君慎...
-
代东门行
...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野风吹秋木,行子心肠断。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
东门行
出东门,慨以叹。年如矢,去不还。壮盛已过,出入无欢。白日昭昭,不照游子颜。雪霜悽怆漫荒原。鸟无翼,河无船。甘随草木,俯首凋残。...
-
东门行二首·其一
春风颠狂卷地起,吹动江城寒劫灰。江城千家丹碧窟,过眼不复馀楼台。九辀烛龙竟为尔,六尺海鸱安在哉。平原无人金谷散,惆怅东门归去来。
-
东门行
晚出东门道,停车望眼舒。悲风横空来,瑟瑟吹我裾。芳华尽销歇,杞枳生郊墟。我前跑野?,我后号山狙。无家问乐土,八九村疃虚。饥民抱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