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相送至方山
〔南北朝〕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
自己奉王命离开京城去永嘉赴任,希望到那里后能安适地居住下来。
解缆(1)及流潮,怀旧(2)不能发。
当船要趁着潮水解缆出发的时候,我却因留恋故人而不忍离去。
析析(1)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船在行驶中靠近了析析作响的凋败的树林,又看到秋月在放射着皎洁的光芒。
含情(1)易为盈,遇物(2)难可歇。
本来就因有怀旧之情,容易感到心中充满哀伤,现在又看到衰林、秋月,内心的悲愁就更加难以遏制了。
积疴谢生虑,寡欲(1)罕所阙。
自己因久病而断绝了对于生活方面的追求。自己本来个人欲望就很少,所以现在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足。
资(1)此永幽栖,岂伊(2)年岁别。
我是想借永嘉郡永远隐居下去,哪里是只离开你们一年半载去做官呢!
各勉日新(1)志,音尘(2)慰寂蔑。
希望你们努力做到天天进步,并经常来信以安慰我的寂寥。
小提示: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邻里相送至方山》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分三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写自己将出任郡守,因与邻里有旧情而不忍分别。中间四句为第二层写行程中的所见,表达诗人本不欲迁外郡,而朝命难违,身不由己,欲罢不能,只好扬帆上路。最后六句为第三层就题意言是点明与邻里告别之主旨,写的是对朋友的勉励和叮嘱。这首诗运用比兴,且情与景的结合紧密自然。
创作背景
刘裕一死,少帝即位,由于各派政治势力互相倾轧,谢灵运终于受到排挤,于公元422年(永初三年)农历七月出任永嘉(治所在今浙江温州)太守。这首《邻里相送至方山》,便是写他离开帝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于京城东面大约五十里的方山码头上船,与送行的亲友告别时的具体情景和思想活动的。
相关诗词
-
陈治父送至峡山留别
深碧轩边水荡云,振衣亭外大江分。对君正羡山居乐,何事看山又别君。
-
送范义庄北上
...高林,众树枝皆鸣。严霜遍郊野,宿草已雕零。寒气日夕烈,水泽成坚冰。迢迢彭城驿,舟胶不能行。登车走旷远,轮转烟尘生。后山忽相送,前山又来迎。问程借宵炊,听鸡候晨兴。绵袍勿嫌厚,村酤宜自倾。壮游岂不欢,况复观光荣。但念夙昔好,岁晚难为情。
-
送虞方山之京师
碧雨生春树,青云接帝台。深惭袁炳遇,独爱伯生才。秀淑开南岳,文章动北台。年来长送客,燕望重徘徊。
-
赴都祖道亲友还家谢德舆姊夫相送至舟中赋诗为
朔风泠泠动江树,阴云暧曛岁迟暮。离筵此地一为别,明朝相忆在何处。丈夫生世当远游,临别亦作儿女愁。居人掩闺客子发,平明已在泸江头。多君厚意良不薄,临水送将远为客。敷衽陈词握手言,再三珍重殷勤诺。送行苍苍自崖返,从此行人日应远。心中万绪若有忘,重重为语...
-
师永锡少出通义其归携伯浑诗来因用其韵伯浑顷尝相送至下岩也
益州古建国,远自蚕丛来。吾敢怪鳖灵,人有化牛哀。惟爱老翁井,苏仙手所开。乘轺难少留,门前厩吏催。愧子远相送,同把岩下杯。至今梦见之,石壁青崔巍。岂伊四座客,能屈一世才。去者不可招,至者不可推。
-
游鼎湖山三十六韵
...人有铁君,东道是包子。轮舟逆水行,布帆冲风驶。顷刻到山门,山僧沿岸俟。预备数竹兜,毋劳双屐齿。茅屋两三家,稻田八九里。既至半山亭,少住停芳趾。主人命治庖,布席陈八簋。食讫复前行,拾级互逦迤。纡回苔石阶,层层高尺咫。老树当路隅,疏钟度林里。佛寺...
-
姜总管相送至扫溪三十里夜雪中留别·其三
一麾又指浙西州,千骑东方且上头。已约好山供望眼,更烦飞雪送行舟。
-
姜总管相送至扫溪三十里夜雪中留别·其一
相得诗人我与公,浙江从此隔西东。年来已是难为别,更在山中风雪中。
-
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诗
秦军坑赵卒,遂有一人生。虽还旧乡里,危心曾未平。淮源比桐柏,方山似削成。犹疑屯虏骑,尚畏值胡兵。空村馀拱木,废邑有颓城。旧识既已尽,新知皆异名。百年三万日,处处此伤情。
-
蝶恋花·晓发登相营至冕山
边月如钩风似剪。钩起新愁,欲剪应难断。病酒台登山枕远。晓来啼鸟闻孤馆。露网行轩缘绝坂。飞浪崩崖,路逐悬崖转。仰视白云当露冕。落梅风急笳声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