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白楼
〔明〕
昔闻李供奉(2),长啸(3)独登楼。
我听说从前李白曾独自登上这楼台,吟咏诗作。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1)。
他一来到这里,此地和他的大名就一起百代流传。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1)。
白云悠悠,海上霞光映照,明月皎洁升起,秋色宜人。
欲觅重来者,潺湲(1)济水(2)流。
潺湲的济水流淌,尽阅古今,却是再找不到那曾来过的人了。
小提示:王世贞《登太白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太白楼》为明代诗人王世贞之作,是一首登临怀古诗,诗中缅怀李白,对其文章、风采表示了极为崇敬的心情。直写李白的飘逸神姿,感叹楼仍在而大诗人李白之后无人可及。首联由太白楼起笔,遥想当年李白长啸登楼的豪放之举。颔联由此而畅想古今,表达了对李白的崇敬之情。颈联回到现实,以壮阔之笔描绘景色。尾联以委婉之言,抒发高士难求的情怀。全诗融会古今,感情深挚而蕴藉。
- 作品出处弇山堂别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登太白楼》这首诗大约作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此时王世贞在北京任刑部员外郎,借出差机会回太仓探亲,这年秋天,从运河乘船北上,途经济宁州(今山东济宁),登太白楼,因有此作。
相关诗词
-
夜登太白楼
狂歌采石月,高卧谪仙楼。珠斗当窗见,银河拂槛流。朔鸿飘塞色,羌笛入边愁。何处思公子,峨眉夜夜秋。
-
登太白楼
清泗绕任城,何年谪仙游。人间失酒星,落月惟空楼。骑鲸八极表,鸣凤三千秋。此俊不可得,云山生莫愁。
-
登太白楼似陈遂所年兄邓心虞刘见泉何翼轩李敬菊同舟诸丈
百尺城高济水阴,他乡乘暇此开襟。酒人问月空楼阁,词客凭阑自古今。碣石北瞻双阙迥,昆崙西指浊河深。青云器业看公等,何限凭陵八极心。
-
登太白楼步左省岩韵
清年一曲奏,谗口便思吞。为失海棠笑,将锄仙李根。月知邀酒客,水解葬诗魂。任尔江流急,危楼今古存。
-
登太白楼
翠螺山前江水清,采石矶上山烟横。王孙一去无消息,万古江山空复情。忆昔星精初破梦,天上神官亲抱送。暂令金宿歇光芒,要使人间识麟凤。一朝名字闻金阙,狂歌痛饮君王侧。题诗不识高将军,一曲清平留不得。浔阳白日风翻波,夜郎宵雨瘴烟过。到处天涯感流落,逢场啸傲从讥诃。归来偶过青山趾,牛渚茫茫月如水。两浆船头著锦袍,醉吟百尺沧波里。船在江心月在天,江妃月姊斗婵娟。翻身一跃骑鲸去,长庚炯炯光依然。至今明月清风夜,疑有笙鹤来山巅。
-
下第登太白楼
李白骑鲸天上去,独留飞阁切昭回。百代光阴悲过客,五陵烟月忆仙才。檐前岱岳连辽海,窗里中原入楚台。鳷观龙宫回首尽,浮云休拟日边来。
-
太白楼次林兵部利瞻韵
去日尝登太白楼,重临画槛挹寒流。丹山有路通瀛海,黄菊多情傲晚秋。千里烟波迷客思,满江风雨动乡愁。酒酣极目天涯暮,远浦人归一叶舟。
-
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
太白楼观萧尺木画壁歌
...女三台,一齐飞落毫端来。青莲老去山无色,谁与凿破扶舆灵气留遗墨。青天咫尺须弥存,虎啼猿啸峰崭崱。当年太白芒鞋踏破万山处,一一绘出天地仄。振衣千仞登江楼,四壁苍苍悬岩流。岚气湿裾光入杯,五岳震荡心夷犹。奇花异石逞光怪,奔崖绝壑声飕飕。吁嗟乎!男儿不得...
-
采石太白楼观萧尺木画壁歌
...,潇湘洞庭放远游。峨眉雪照巫峡水,匡庐瀑下彭湖流。须臾使我行万里,瞥如怒隼凌清秋。我生海隅近岱畎,西游曾上瞿塘舟。昨登五老弄瀑布,却临三峡窥龙湫。七十二峰身未到,苍梧已略天南头。太白游踪遍四海,晚受青山采石聊淹留。丈夫当为黄鹄举,下视燕雀徒啁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