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弹琴
〔唐〕
昵昵(1)儿女语,恩怨相尔汝(2)。
犹如一对亲昵的小儿女轻言细语,卿卿我我聚两个俏冤家暗叙哀曲。
划然(1)变轩昂(2),勇士赴敌场。
豪放得如风展旗是谁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1)。
又转成浮云依依柳絮起无根无蒂,没奈何圆天茫茫道路迷宕东宕西。
喧啾(1)百鸟群,忽见孤凤皇(2)。
叽叽啾啾分明是烟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绰绰兀立在乔木上百凤朝凰。
跻攀(1)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峭壁悬崖压人来寸步都攀援难上,黑壑深渊崩石下千丈犹轰隆传响。
嗟余有两耳,未省(1)听丝篁(2)。
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
自闻颖师弹,起坐(1)在一旁(2)。
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
推手(1)遽(2)止之,湿衣泪滂滂(3)。
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
颖乎尔诚能(1),无以冰炭置我肠(2)!
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
小提示:韩愈《听颖师弹琴》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听颖师弹琴》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写作者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诗从演奏的开始起笔,到琴声的终止完篇。诗人首先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了音乐形象,然后,诗人又写了音乐效果,以自己当时的坐立不安、泪雨滂沱和冰炭塞肠的深刻感受,说明音乐的感人力量。形象的刻画为效果的描写提供了根据,而效果的描写又反证了形象的刻画的真实可信,二者各尽其妙,交互为用,相得益彰。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古体诗
- 创作年代816年7月
创作背景
《听颖师弹琴》此篇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相传唐朝有一个名叫颖的和尚,从印度来到中国,人们尊称他为颖师。颖师演奏古琴十分出名,他的古琴长八尺一寸,用质地优良的古桐木制成,音色非常优美。颖师弹琴的技艺精湛,演奏时有特别的韵味,而且曲目很丰富,远近知名。据说有一个生病的人,躲在床上,听到颖师弹琴的声音,顿然觉得已经病好了,坐了起来,不用再服药了。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也慕名前来欣赏颖师弹琴,并把他听颖师弹琴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即这首《听颖师弹琴》。
相关诗词
-
听唐侃弹琴
虚堂赤夏清风生,炎官远徙秋爽凝。松涛竹籁禁不语,惟有唐侃琴韵锵锵鸣。愧我曾无抚琴指,不解琴音会琴理。宫商之外太古心,成连伯牙乃所以。
-
听姜生弹琴
客来山水际,为我鼓鸣琴。月泛三湘色,松流万壑音。焚香消昼永,啜茗到更深。莫漫弹招隐,方怀桂树吟。
-
听辅师弹南薰
深村隔疏雨,一尘飞不到。辅师抱古琴,叩门忽远造。解囊理冰丝,下指即高妙。涓涓流水心,楚楚南风操。声希意自足,味淡趣自奥。别去殊可人,溪头送清啸。
-
听北里弹琴
招我入太古,孤琴此际闻。林塘皆默默,水月共云云。指外通心事,弦中绝世氛。民生愠未解,何处觅南薰。
-
听悟师弹招隐
...空沈沈,令我听之泪沾襟。楚山日落秋声起,古猿啼月空山里。千年愁气上青枫,幽兰无香桂华死,吾道非耶何至此。曲中历历分明道,苦怨王孙负春草。岁晚山中难久留,忆君一夕令人老。王孙王孙知不知,琴心招君胡不归。下沿湘江之水流,上逐湘山之云飞。一弹一招一太息...
-
听玉壶弹琴
玉壶弹琴弹入风雷引,六月凉飙吹酒醒。忽然霹雳三四声,雨急轩窗色凄凛。却又为我弹箕山,山中落花人意閒。松风摵摵度涧水,彷佛?狖啼空岩。长清短清取次弹,云影荡漾生秋澜。我为玉壶草数幅,有声无弦弦陆续。相约扁舟驻华亭,双鬟侍立长眉青。天台绿萝悬桂树,更携此琴浙东...
-
方外庵听惠端弹琴明日赴李似矩尚书招
浮云捲尽天无风,青山衔日犹半红。谁弹乌啼夜鹤怨,平明结客长安中。大颠初识韩吏部,清檗亦参裴相公。尚书气欲吞胡虏,手挽天河作霖雨。响泉韵磬应自携,昵昵莫为儿女语。为陈古操有平戎,此曲聊堪佐旗鼓。
-
听鲍生弹琴
黄山临户牖,三十六峰寒。何日新安水,遥连十八滩。自言别清境,抱琴常不弹。爱此玉窗静,凉风泛崇兰。花前一挥手,捣衣闻夜残。新声间古调,知音良独难。余亦辞家客,江边逢所欢。相期随海月,一卧浮丘坛...
-
听姜客弹琴
初春多佳日,旭影照高林。晓烟敛木末,暖意浮衣襟。檐前有嘉树,枝上有鸣禽。道人太古士,幽旨寄瑶琴。元声随指下,和气散轻阴。无须泛瀛海,已见成连心。听者各有得,岂必求知音?
-
凤凰台上忆吹箫·听润仪弹琴
如水新秋,称心良夜,无端诗思盈囊。正碧天云褪,月朗东厢。听得松风竹籁,一声声、飞堕琴床。移情甚、虚中嚼徵,空际敲商。馀音入耳琅琅。只冰丝几缕,手语都香。念千秋尘网,顷刻沧桑。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