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笋赋
〔宋〕
余酷嗜苦笋,谏者至十人,戏作《苦笋赋》,其辞曰:
我十分嗜好吃苦笋,劝我不要这样的人有十个,于是我随意地创作了《苦笋赋》,这篇赋的文辞是 :
僰道(1)苦笋,冠冕两川(2)。甘脆惬当,小苦而反成味;温润缜密(3),多啖(4)而不疾人。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是其钟(5)江山之秀气,故能深雨露而避风烟。食肴以之开道,酒客为之流涎。彼桂斑(6)之梦永(7),又安得与之同年!
僰道产的苦笋,在两川中名列前茅。它甜脆爽口,微苦却有滋味;它温润细密,多吃不会伤人身体。微苦却有滋味,利于身康体健,如同忠言逆耳,却利于国泰民安;多吃不会受伤害,如同多举士人,得到的都是贤士一般。它汇聚江山的灵气,故能隐含雨露的滋润,回避风烟的侵犯。用它作佳肴,可以振食欲,用它来下酒,令人流口涎。可笑那徒有其表的桂斑,竟梦想博得人们的赞叹,可它又怎能和苦笋相提并论,一块来谈?
蜀人曰:“苦笋不可食,食之动痼疾(1),令人萎而瘠(2)。”
四川人说:“苦笋不能食,吃了发旧病,让人瘦而死。”
予亦未尝与之言。盖上士不谈而喻;中士进则若信,退则眩(1)焉;下士信耳而不信目,其顽不可镌(2)。
我不想和他们分辩。因为上等之人明事理,毋庸多言;中等之人当面虽相信,可过后又疑惑;下等之人专听谣传,却不相信亲眼之所见,顽固如岩石,不能雕刻与凿穿。
李太白曰:“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1)。”
李白有诗道:“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
小提示:黄庭坚《苦笋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苦笋赋》是北宋文人黄庭坚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写苦笋苦而有味,多食无害,再写俗传苦笋不可食之荒谬而自己为苦笋辩护之论却不为人所接受,只好自享其美味,最后引用李白的诗句“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作结。全赋浅明如话而有深意在,借咏苦笋虽苦食之却能“开道”之事,阐发了忠言虽然逆耳却可以“活国”之理。
- 作品出处豫章黄先生文集
- 文学体裁赋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自绍圣元年(1094年)起,黄庭坚相继被贬至黔州、戎州(均属四川)等地,此赋当作于此时,借以抒发以直言获罪被贬的苦闷心情。
相关诗词
-
苦疫行
...不使家人偶亡逸。意恐亡逸传染多,偷生无路奈民何。民生到此计已蹙,爱护无端当杀戮。病疫之家不敢声,死疫之家不敢哭。不经丧乱苦,不识升平福。不遇旧恩宽,不知新法酷。吁嗟乎,不见偷生见偷死,从古所无今独始。
-
笋二首·其二
长江萦绕地膏腴,风气相连不甚殊。自是苦根分彼此,致令苦笋胜宜都。
-
苦哉行
...益荒。岁歉莫赈济,赈济民益伤。虚名及小户,米入官家仓。仅为公门需,那得充饥肠。苦哉复苦哉,淫雨天降殃。但闻流水声,不见白日光。菜甲短栖亩,麦苗已委黄。湿薪及烂槎,其价十倍强。二月春已半,桃李无艳阳。出门泥淖深,况复多虎狼。苦哉难重陈,泪下沾衣裳。
-
农乐轩为陆安道赋
耕耘虽苦非为苦,贫贱堪忧未足忧。老妇一生甘食藿,稚孙十岁解骑牛。官租已毕知无事,邻社相邀庆有秋。绝胜眼中金与紫,施施难免乞墦羞。
-
续赋苦雨谣
...中旬犹未止。田中水增五尺高,南风吹作如山涛。更堪海潮挟湖水,冲尽岸塍无可抵。嘉禾万顷烂根苗,百姓寸心如火烧。昼夜踏车敢辞苦,不忧擂破牛皮鼓。天公倘有哀怜心,太阳早赐驱群阴。不然我民必当死,天公恻隐何安此。我今粗述民间风,愿达仁明太守公。济时肯...
-
读姚新宁苦竹记有感赋此为赠
...作乱离人。感君词更苦,读罢重酸辛。城池初搆难,衣冠尽涂炭。四顾纷戈矛,仓皇何所窜。君自越危城,无人问死生。形骸半摧折,豺虎复纵横。僵卧坑堑底...
-
二月二十七夜偶尝苦笋与叔固彦章志亨叔侄联句并用述怀
晓行□□□,春圃笋纤纤。势健争先出,行分续后添。触藩和叶破,穿壁带泥粘。犊角形虽瘐,猫头味不兼。夷齐全节操,王解异贪廉。玉版霏霏嫩,玳簪剡剡尖。清凉生肺腑,淡薄胜齑盐。谏果嘉同苦,思莼陋绝甜。祖生鞭已试,苏武节难歼。便使馋涎忍,休令饱腹厌。常怜风入户,...
-
苦旱吟
...,当晴不晴雨不雨。入秋乾暵逾七旬,浙沥偶沾何足数。水田龙蜕不断声,山田龟坼无完土。藷藤掀翻随风飞,稻穗瘦薄向日舞。去年苦水今苦旱,剜肉可怜疮不补。煌煌蠲贷闽独无,匪民之辜谁实主?追徵火迫典卖尽,此状无人告大府。昨闻守令爇佛香,为民斋祈满城睹。过时...
-
西山道人惠江南笋
江南苦竹生甘笋,春社雷惊出土长。扶病欲来参玉版,道人晓起赠双筐。
-
苦雨
...奔泉注。衢巷倏成川,马牛争蹇步。阴雾瀰远天,亭午常疑暮。欹栋醉欲倾,颓垣平可渡。雏雀失巢檐,湿萤依草住。市民愁露居,乡农苦徵赋。圣主正忧勤,天心似余怒。厥咎有攸司,衰庸敢自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