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春水鸭头
〔清〕
春水(1)鸭头,春山鹦嘴,烟丝无力风斜倚。百花(2)时节好逢迎,可怜人掩屏山睡。
春天到了,春水泛出了鸭头绿,身上的春衫鲜红得犹如鹦哥的红嘴。看那袅袅的烟丝被春风吹得歪歪斜斜,是那么的娇弱无力。百花盛开,正是情人幽会的好时节,但她却掩起屏风孤眠不起。
密语(1)移灯,闲情(2)枕臂。从教(3)酝酿孤眠味。春鸿不解(4)讳相思,映窗书破(5)人人字。
将灯烛移近,追忆往日良宵共度的情景,想着那些秘密的话语,头枕着手臂,任凭闲愁的苦味发散开来。大雁不知避讳此时的相思,偏偏从窗外飞过,却不成“人”字的阵行。
小提示:纳兰性德《踏莎行·春水鸭头》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踏莎行·春水鸭头》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既描绘了春景宜人,又于结处点出“可怜人”无聊无绪的情态,春景与她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就透露了“可怜人”的独自忧伤。下片前两句写闺房中的绮旎缠绵,很象艳词绮语的套话,但接着陡然一转,过去的这些都是为了让我咀嚼今天的孤眠滋味。这首词前景后情,转折生趣,层层入深,很有感发的魅力。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时娶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御史卢兴祖之女卢氏为妻,二人性格相投,伉俪情深。不幸三年后卢氏便因病猝逝,因而其词集中有不少伤感的悼亡之作。这首词便是作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之后。
相关诗词
-
踏莎行·春景
翠染晴岚,蓝拖曲水。雕鞍且傍垂杨系。金鱼池上卖花天,探春如雪丁香紫。别院搊筝,小亭浮蚁。画楼歌管云中起,锦绳高挂粉墙低,落红都在秋千里。
-
踏莎行·春日
柳碎蜂忙,花繁天小。烟光易过清明早。雨余帘尚卷时稀,病前书已摊来少。酒向春疏,笺和愁到,熏衣忘却香焦了。吹箫强欲和啼莺,一声飞去棠梨杪。
-
踏莎行·春柳
晓月离亭,斜阳古渡。有时遮断行人路。桃花作伴过清明,谁家池馆藏烟雨。拂岸千丝,萦桥万缕。影随流水何曾去。笑他无计绾东风,东风吹起漫天絮。
-
踏莎行·春宵听雨二首·其二
林外风狂,庭前雨细。两般酿做愁滋味。孤灯暗淡欲残时,檐牙滴沥犹无已。既不堪听,又难得睡。惊人梦也无头尾。可能把我恨千端,和他并做春江水。
-
踏莎行·春夜写怀
绿染荒丘,红愁古戍,好春断送斜阳路。天边遗下碧桃花,人间竞买珊瑚树。芍药香消,青梅酸破,这回难写风流句。灯前尚爱墨花浮,明知宿业相缠处。
-
踏莎行·春思
梦转红英,愁生绿绮。小窗独对应无语。雨馀花气细侵帘,画梁燕子双飞去。情绪千端,家山万里。乡心不为功名系。沉云重隔华山青,长河不断空流水。
-
踏莎行·春游
倩影迷离,东风料峭。清明过后园林好。桃花波暖泛轻舟,烟丝无力萦兰棹。病酒心情,伤离怀抱。画屏展翠春山晓。拟将幽怨托朱弦,曲中不信知音少。
-
踏莎行·春宵听雨二首·其一
帘隐灯疏,梅含香细。可怜人醉东风里。密云纤雨糁长空,丝丝点点三更矣。旧梦谁寻,新诗难记。薰笼只索和愁倚。数来已自费工夫,由他迸做春江水。
-
踏莎行·春到东斋
春到东斋,花开西府。愁心直寄江干渡。年年江水总平堤,何曾一滴东流去。归讯难凭,佳辰休误。清溪花好应无数。细思此地即江南,家山更肯留人住。
-
踏莎行·春情
雨过疏帘,苔荒小院。年年病骨逢春软。莺啼白日弄轻阴,无聊卧看杨花转。衣冷谁添,书成未遣。琐窗魂梦都寻遍。为伊消瘦也甘心,镜中莫放檀痕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