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
今朝郡斋(1)冷,忽念山中客(2)。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
涧(1)底束(2)荆薪(3),归来煮白石(4)。
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
欲持一瓢(1)酒,远慰风雨夕(2)。
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
落叶满空山(1),何处寻行迹(2)?
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小提示: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寄全椒山中道士》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抒写秋风秋雨之夕,诗人怀念山中的一位道士,想携酒去安慰老友又无从寻觅的惆怅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挚的情愫和淡远的情趣。全诗语言简洁,平淡无奇,然感情跳荡反复,形象鲜明自然,情味幽远。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寄全椒山中道士》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兴元元年(784年)秋日。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奔蜀,韦应物立志读书,进士及第,官至洛阳丞,后被迫辞职后又任滁州刺史。此诗创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相关诗词
-
寄黄刘二尊师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矫掌白云表,晞发阳和初。清夜降真侣,焚香满空虚。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道尊不可屈,符守岂暇馀。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
-
山中道士
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瘦容。
-
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
心惆怅,望龙山。云之际,鸟独还。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
-
寄四明闾丘道士二首
淮海兵荒日,分飞直至今。知担诸子出,却入四明深。衣必编仙草,僧应共栗林。秋风溪上路,应得一相寻。三千功未了,大道本无程。好共禅师好,常将药犬行。石门红藓剥,柘坞白云生。莫认无名是,无名已是名。
-
寄刘八山中
东皋若近远,苦雨隔还期。闺岁风霜晚,山田收穫迟。茅檐燕去后,樵路菊黄时。平子游都久,知君坐见嗤。
-
寄天台司马道士
世上求真客,天台去不还。传闻有仙要,梦寐在兹山。朱阙青霞断,瑶堂紫月闲。何时枉飞鹤,笙吹接人间。
-
寄麻姑仙坛道士
别后相思鹤信稀,郡楼南望远峰迷。人归仙洞云连地,花落春林水满溪。白发只应悲镜镊,丹砂犹待寄刀圭。方平车驾今何在,常苦尘中日易西。
-
钟山赓吴沉韵
嵯峨倚空碧,环山皆拱伏。遥岑如剑戟,迩洞非茅屋。青松秀紫崖,白石生玄谷。岩畔毓灵芝,峰顶森神木。时时风雨生,日日山林沐。和鸣尽啼莺,善举皆飞鹄。山中道者禅,陇头童子牧。试问几经年,答云常辟谷。
-
酬李端得山中道友书见寄之作
马融方直校,阅检复持铅。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应...
-
白云山樵歌
白云山,在何处,太和峰下、紫翠堆边是。山中道人玉作斧,惯向云根斫琪树。束之三万束,凡火不能熂。却使火龙水虎相煅炼,黄婆鼎中七七始成齐。小服百年饱,大服饱千岁。长生之药元酒味,永不饥兮永不醉。神仙洞里观棋去,斧柯烂尽不归来,人间甲子须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