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近代〕
万里乘风(1)去复来(2),只身东海(3)挟春雷(4)。
千万里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
忍看(1)图画(2)移(3)颜色(4),肯使江山付劫灰(5)。
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1),救时(2)应仗(3)出群才(4)。
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拼将(1)十万(2)头颅血,须把乾坤(3)力挽回。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小提示: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是中国女革命家秋瑾的诗作。此诗因事而发,抒发对日俄帝国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争夺战争的气愤和决心为拯救民族危亡而奋斗终身、甘洒热血力挽乾坤的革命豪情。全诗语言雄健明快,感情真挚悲壮,气势豪迈奔放。在构思上,开头两句写赴日蒙情,中间四句写见图生情,感情万端。后两句又引吭高歌,充满了浪漫色彩和理想光芒。短短八句,回旋激荡,波澜起伏,动人心魄。
- 作品出处秋瑾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清末
创作背景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这首诗约作于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月秋瑾第二次去日本的船上,是写给日本银澜使者的。一说作于此年十二月归国途中。作者于光绪三十年(1904)夏天东渡日本,同年冬(一说次年春)因事返国;次年六月再去日本,十二月返回。她在船上见到了《日俄战争地图》不禁感慨万分,又值日本人向她要诗,于是她便写了这首悲壮的诗。龚本题作“题江山万里图,应日人之索”,《史迹》题作“日人银澜使者索题,并见日俄战地,早见地图,有感”。光绪二十年(1894),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从而霸占了台湾省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光绪二十七年(1901)日本又发动了“日俄战争”,夺取了库页岛南部,取得了中国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的权益。中国的领土在一天天被割让。作者看到中国的领土并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版图,心中的怒火难以按捺。她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推翻清朝政府,挽救祖国危亡,于是慨然提笔写下此诗。
相关诗词
-
追忆游挪威诗·北海舟中
孤怀入海弥难说,水鸟舟人共此游。束地巨环迎北小,拍天万水尽南流。斜阳大月中宵见,故国新声一笑休。忽忆江南黄篾舫,几时归去作遨游。
-
戊辰中秋夕渤海舟中作
天风吹月到孤舟,哀乐无端托此游。影底河山频换世,愁中节物易惊秋。初升紫塞云将合,照彻沧波海不流。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
-
至日谒庙吴山见日初出
曦龙浴海上扶桑,云表辉芒烛万方。史观缤纷书瑞色,禁城奕烨锁祥光。从知绣线添红影,独喜丹心向太阳。节里官闲无一事,谛观易道静焚香。
-
黄河舟中对月
汎舟溯长河,河急月色明。南风导飞帆,岸阔波涛平。近林鸟雀栖,远岫烟霞生。兹行道里遥,已见草木更。初春发燕辕,首夏还江程。禄班敢倭迟,官守常屏营。何时归计遂,不为世尘婴。
-
入辰州界湍险层出怪石穷极百熊纤所引人如猿猱山径危仄处善士镕铁绳系峭壁得攀缘焉舟中无俚因书所见时甲申重五日也
...罅出,惊湍泼船急篙掊。缆夫伛偻类蝂负,茧趾祼肤面深黝。绝顶蛇行状蚴蟉,巉岩怪石何所缘。幸藉铁绳贯且朽,日数十里卯至酉。舟人孔劳况忍纠。我思天地爱中原,四裔在边设险守。山川屹屹为金汤,木石森森列干㨄。大利足恃大害伏,要使幽遐绝氛垢。方今岩疆息兵化,已...
-
题黄子久画
...七月,短鬓萧萧爱林樾。轻雷送雨过前山,一襟爽气飘寒雪。同行佳人晚相呼,月明归路闻啼乌。扬帆直度九江去,回看山色青模糊。每忆兹游清兴发,梦入仙家白银阙。仙人邀我宴瑶台,枕上觉来犹恍惚。大痴老人绝俗尘,画图最得匡庐真。青天削出芙蓉秀,香垆可望不可亲。看...
-
九月晦前三日兴平舟中追和邓方伯见寄九日桂山登高诗
历尽南陬千万山,行踪独恨此山悭。得公诗意登临外,堕我尘心紫翠间。不作瓶馨伤菊老,肯增滩白喜云閒。自愧胸中乏丘壑,藤萝到处可跻攀。
-
重阳携酒同洪侍御觉山诸生方持素何宗远钟叔辉郑孔新周明几谢振卿周昌逵方毅中登高大科峰见日台翻王摩诘韵以广方洪归念
大节登高大科顶,大家兄弟大家亲。三杯宙宇醄然后,不记异乡何处人。
-
齐安江头别何氏兄弟舟中得四绝句·其三
乐群野鹜巧相依,旁母凫雏肯浪飞。怪底相连若耆旧,无人花鸟自忘机。
-
送人入杭寻弟及谒山村先生
之子难忘骨肉情,远寻仲弟入杭城。好山半乡舟中看,佳句多于枕上成。驿路牛羊归暮色,江桥鼓角动秋声。端淳耆旧今无几,为问湖边老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