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七言
〔唐〕
秋风清,秋月明。
秋风凄清,秋月明朗。
落叶聚还散(1),寒鸦(2)栖复惊。
风中的落叶时而聚集时而扬散,寒鸦本已栖息也被这声响惊起。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盼着你我能再相见,却不知在什么时候,此时此刻实在难耐心中的孤独悲伤,叫我情何以堪。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早知如此绊(1)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小提示:李白《三五七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秋风词》一般指《三五七言》此诗是典型的悲秋之作,写在一个深秋的月夜,诗人望着高悬天空的明月,看着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不禁黯然神伤,曾经的点点滴滴在脑子里回放着。此情此景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存流于心底的不可割舍,那段情感和思念反而让诗人后悔当初的相识。诗中,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使全诗显得凄婉动人。
- 作品别称秋风词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6年
创作背景
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诗当作于公元756年(唐肃宗至德元载)。前人也有认为此诗是早于李白的郑世翼所作,但反对者多。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诗体》一章说道:“有三五七言。”自注云:“自三言而终以七言,隋世郑世翼有此诗。”郭绍虞先生校释曰:“沧浪所谓郑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何据。案《诗人玉屑》无‘秋风清’以下各句,以从《玉屑》为是。‘秋风清’云云,见《李太白集》,当是李作。”
相关诗词
-
四时吟三五七言·其四
枫叶干,菊枝残。山林已摇落,霜露不胜寒。东风传得春消息,一树梅花雪里看。
-
四时吟三五七言·其二
白苎轻,纨扇清。抱疾同玄晏,传经非伏生。绿阴满径红尘外,独自微吟独自行。
-
三五七言诗
守钱虏,抱官囚。铜山富埒国,金印班彻侯。宛其死矣人入室,不义而富嘻云浮。
-
四时吟三五七言·其一
春禽鸣,春雨晴。门外落花急,池边芳草生。故人高阁谁相待,童子小车空复情。
-
嘲鸠三五七言
双鹁鸠,毛斑斑。阴雨逐妇去,晴天呼妇还。嗟哉尔妇良不易,爱憎只在须臾间。
-
三五七言二首·其一
天秋暮,月如素。金窗隔烟纱,花槛流萤度。良人远戍玉门西,谁念空闺玉箸啼。
-
三五七格
秋风清,秋月明。白露夜深重,白云秋晓轻。梦回酒渴呼童起,枕上辘轳三五声。
-
人间词话·第五十九则
近体诗体制,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律诗次之,排律最下。盖此体于寄兴言情,两无所当,殆有韵之骈体文耳。词中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诗,若长调之《百字令》、《沁园春》等,则近于排律矣。
-
同年陈君制策高第改佐著作东还馀杭作五言送行兼寄彦猷阁老使君二兄
江海一远别,见君金马门。先鸣二三子,强著五千言。清望开中秘,英辞动至尊。荐贤受上赏,时论重西垣。
-
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三十七
黄河九曲,七斤布衫。胡马嘶北,越鸟巢南。衲僧恰到真常处,语不欺人面不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