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碑
〔先秦〕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大秦先祖建国,在那辉煌昔日,子孙世袭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讨伐叛乱逆贼,威名震动四边,武力直达远方。
戍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犬戎敢不遵奉,历时数十年间,扫灭六国豪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登基二十六年,上天授我尊号,孝道明显昭彰。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
大业既已成就,于是施恩天下,亲自巡幸四方。
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悠长。
登于峄山之巅,群臣竞相跟从,沐浴天恩荣光。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追忆战国乱世,各国分土建邦,灾祸从此释放。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攻战无止无休,鲜血浸染荒郊,一如远古蛮荒。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华夏虽无万世,圣明五帝三皇,谁可疗此恶疮?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唯我大秦始皇,天下定于一邦,再无战祸创伤。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消灭灾荒祸害,百姓安康宁定,福泽久远绵长。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群臣称颂不尽,刻于峄山石上,功业永传万方。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1)。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小提示:李斯《峄山碑》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峄山碑》即《秦峄山碑》的简称,《秦峄山碑》者,始皇帝东巡,群臣颂德之辞,至二世时丞相李斯始以刻石。今峄山实无此碑,而人家多有传者,各有所自来。昔徐铉在江南,以小篆驰名,郑文宝其门人也,尝受学于铉,亦见称于一时。原石为北魏太武帝推毁,存本文宝言是铉所摹,文宝又言尝亲至峄山访秦碑,莫获,遂以铉所摹刻石于长安,世多传之。
相关诗词
-
峄山晚眺
侧迭石梁倾,高原邾子城。幽泉花覆响,秘洞药长生。秋草秦碑没,白云汉畤平。鸟还山欲冥,无限旅人情。
-
望峄山
极目东山秀色浓,紫霄千叶醉芙蓉。题诗尚记仙人洞,飞佩曾过玉女峰。树老孤桐秋露下,碑残古篆暮云封。何时再醉天门月,卧听清风万壑松。
-
窆石
禹陵踪迹颇堪疑,窆石衣冠知几时。犹解起人河洛思,可怜大胜峄山碑。
-
望峄山
秀色分齐鲁,高峰表岱宗。秦碑如尚在,欲破白云封。
-
丁未清明后一日偕潘茂昆郡伯登峄山
灵气遥分泰岳来,篮舆登眺信奇哉。千寻峭壁撑云出,万壑夭桃映日开。仙洞翛翛常欲雨,古碑矗矗半封苔。相携赖有安仁在,选胜题诗共举杯。
-
望峄山
晓行当翠巘,积霭远浮空。派自尼丘接,枝分泰岳雄。秦碑留断碣,禹贡纪孤桐。驻马聊凭望,徘徊意不穷。
-
读岘山碑
三载羊公政,千年岘首碑。
-
题家藏汉延熹华岳庙碑轴子
...公两款夹额篆。全身平列廿二行,波磔豪釐尽能辨。一字一朵青莲花,玉女翻盆墨云软。已巳摹镌向北湖,市石察书书佐遣。湖边更刻泰山碑,岳色双双照人眼。
-
元祐党籍碑在桂林者今尚存沈鲁堂太守拓一本见示援笔作歌
...摧,白头也赴长沙路。桃花三树诏勒回,东明佛镫黑如雾。一样投荒作逐臣,乘比诸贤多臭腐。相传星变已毁碑,此碑何以完无亏。想因桂管地僻左,深岩无人施斧椎。碑阴不镌刻工某,毋乃亦是安民为。沈侯好古拓一纸,铁画银钩坛绝技。一点金锋虽兆乱,临池功深物秀美。惜...
-
同金公素自枣林闸步至鲁桥望邹峄山
舍舟步平皋,名山望邹峄。元气下磅礴,黛色凌空碧。千里瞻神秀,群峰避孤特。常时济物功,有渰弘灵泽。伟兹造化奇,无应辱秦刻。经旬坐局蹐,一览豁胸臆。何当跻绝顶,旷然见溟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