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宋〕
风拂尘徽(3),雨侵凉榻,才动秋思(4)。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铜华沧海(5),愁霾(6)重嶂,燕北雁南(7)天外。算阴晴(8),浑似几番,渭城故人(9)离会。
秋风吹拂着征车上的灰尘,秋雨打湿了走廊上的凉床,面对着这秋风秋雨我不觉启动了心中的愁思。在中秋之夜因为风雨而困居在室中,只得移孤灯照独饮,冷冷清清地度此佳节。对影成双,孤独一人在慢慢地饮酒销磨残更。耳中又听到室外秋雨击打芭蕉的滴答声,更增添了自己一份孤寂之感。移镜自照,只见镜中之人满脸愁云密布,这是因为自己孤旅在外,与亲人南北天涯的缘故啊。心中细算这种风风雨雨之中,有过多少次与亲人分别的时刻。
青楼(1)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红叶流光,蘋花(2)两鬓,心事成秋水。白凝虚晓,香吹轻烬(3),倚窗小瓶疏桂。问深宫,姮娥(4)正在,妒云第几。
我在年青之时,曾在青楼中高歌畅饮,并与所爱的女子同欢共乐。那时以红叶传情的这类趣事,如今已是似水东流一去不返。现在已两鬓染霜,心中惟有忧愁风雨。我在中秋之夜独饮达旦,只见室外已笼起了一片灰白色的朝雾;室中熏香虽熄,但是炉中尚有余烟缭绕,窗口茶几上的小花瓶中还插了几枝桂枝应景,惟有这桂枝夹杂在熏香烟中散发出阵阵花香来。天上的重重层云,似在妒嫉那广寒仙子的美貌,不知道把这广寒宫遮掩到什么地方去了。
小提示: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点题,抒写中秋夜风雨有感;下片借景抒情,忆昔伤今。全词熔家国之忧、身世之叹、离合之悲于一炉,时空交错,含蓄委婉,感情深挚。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永遇乐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此词为抒家国之忧、身世之叹而作,当作于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淳祐五年,梦窗四十六岁,在苏州,作《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相关诗词
-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
永遇乐·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户掩寒宵,屏闲冷梦,灯飐唇似语。堪怜窗景,都闲刺绣,但续旧愁一缕。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遗袜尘销,题裙墨黯,天远吹笙路。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重谋醉,揉香弄影,水清浅处。
-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云鬲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
-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
我与先生,夙期已久,人间无此。不学杨郎,南山种豆,十一征微利。云霄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东冈记得,同来胥宇,岁月几何难计。柳老悲桓,松高对阮,未办为邻地。长干白下,青楼朱阁,往往梦中槐蚁。却不如、洼尊放满,老夫未醉。
-
永遇乐·璧月初晴
...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
永遇乐·槐幄如云
槐幄如云,燕泥犹湿,雨馀清暑。细草摇风,小荷擎雨,时节还端午。碧罗窗底,依稀记得,闲系翠丝烟缕。到如今、前欢如梦,还对彩绦无语。榴花半吐,金刀犹在,往事更堪重数。艾虎钗...
-
次韵梁粹中秋日雨
天公不吝常时月,每到中秋苦作难。醽醁又孤今夕醉,梧桐仍是去年寒。萍化风老鲈鱼梦,芦叶雨宜鸥鹭看。我欲与公天柱去,月明多处倚阑干。
-
永遇乐·秋夜有感
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烛兰缸,呼童取酒,且图径...
-
中秋风雨小酌写玉簪复继芭蕉
玉簪醉写酒馀春,移与芭蕉绝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