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溪记
〔唐〕
北之(2)晋(3),西适(4)豳,东极(5)吴(6),南至楚(7)越(8)之(2)交,其间名山水(14)而州者(9)以百数(10),永最善(11)。环永之(2)治百里,北至于浯溪,西至于湘之(2)源,南至于泷泉,东至于黄溪(1)东屯,其间名山水(14)而村者以百数(10),黄溪(1)最善。
北面至晋地,西面到邻州,东抵达吴地,南濒临楚越交界之地,在永州周边广大的地域范围内,山清水秀之州可以以百来计算,其中永州风景最美。在永州治所的百里之内,北至浯溪,西至湘江的源头,南至泷泉,东至于黄溪东屯,山川秀美的村庄又有上百个,其中黄溪的风景最优美。
黄溪(1)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2)上,两山墙立(4),如丹碧之(2)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5)为崖峭岩窟,水(6)之(2)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2)上,揭水(6)八十步,至初潭(9),最奇丽,殆不可状(10)。其略若剖大瓮,侧立(11)千尺(12),溪水(6)积焉(20)。黛蓄膏渟,来若白虹,沉沉无声(13),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14)。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龂腭。其下大石离列,可坐饮食。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自是(19)又南数里,地皆一状(10),树益壮,石益瘦,水(6)鸣皆锵然。又南一里,至大冥之(2)川,山舒(16)水(6)缓,有土田(17)。始黄神为人时(18),居其地。
黄溪距离永州城约七十里,由东屯向南行走六百步,就到达黄神祠。黄神祠后面的高山陡峭险峻,犹如两面站立的高墙,山上并排生长着红花绿草,这些花花草草顺着山势蜿蜒起伏,或升或降,或沉或浮。那些没有花草的地方,则是悬崖峭壁和各种岩洞。黄溪水底铺满了小石头。过了黄神祠,提起裤脚涉水八十步,来到初潭,(这里的景致)新奇美丽,美得几乎让人无法形容。初潭的大概轮廓像一个剖开的大瓮,侧壁高达千尺。溪水汇聚在这里,乌光油亮,像贮了一瓮画眉化妆的油膏;水流疾速,像一道白虹,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有数百尾鱼儿游来游去,相聚在石头底下。又往南走百步,来到第二潭。周边的岩石高峻耸立,靠近激流,(山石的形状)像猛兽龇牙咧嘴,参差不齐。潭下散落着许多平整的大石块,可以当桌凳坐下来畅饮。(石上)有一种红头黑翅膀的鸟,大的像天鹅、朝东面站立。从这里再往南数里,地貌变化不大,树木茂盛,山石清瘦,流水锵然有声。再往南行一里,来到一片广阔幽深的平野,这里依山傍水,山路平坦,水流舒缓,有土地田园。黄神活着的时候,就居住在这个地方。
传者(3)曰:“黄神王姓(4),莽之(1)世(5)也。莽既死,神更号(6)黄氏,逃来,择其深峭者潜焉(11)。”始莽尝曰:“予黄虞之(1)后也,”故号其女曰黄皇室主。黄与王声相迩,而又有本(7),其所以传言者益验(8)。神既居是(9),民咸安(10)焉(11)。以为有道(12),死乃俎豆之(1),为立祠(13)。后稍徙近乎民,今祠在山阴(14)溪水(2)上。元和八年(15)五月十六日,既归为记,以启(16)后之(1)好游者。
有资料记载:“黄神姓王,是汉末王莽的同宗。”王莽死后,王神改姓黄,逃到这里,选择这个险峻的山沟隐居下来。起初王莽曾经说过:“我本是黄帝与虞舜的后裔啊!”所以把曾是汉平帝皇后的自己的女儿封作黄皇室主。黄与王语音相近,而且又有(王莽自谓黄帝后裔的事实作为)根据,所以传言的人愈发相信其真实性。黄神定居这里以后,百姓认为他能给黄溪居民以太平,都安心地居庄下来。黄神死后,百姓不仅祭祀他,还为他修建祠堂。后来祠堂逐渐迁移到百姓聚居的地方,现在祠堂在山北的溪水边上。元和八年五月十六日,我出游归来为他写下这篇文章,供以后喜欢游历的人参考。
小提示:柳宗元《游黄溪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游黄溪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所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记录了柳宗元游览永州东七十里的黄溪美景的情况。作者于观赏奇丽山水景物之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全文以记游写景为主,运用白描手法,描山绘水,想象奇妙,形象生动。
创作背景
《游黄溪记》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时逢大旱,作者随同永州刺史韦中丞前往黄神祠求雨。柳宗元是个无神论者,天旱祈雨,自非所愿,但刺史“见召”,作为下属,也只能“从行”,随后写下《游黄溪记》。
相关诗词
-
西游歌寄张羽王
...鹤从吾适。沅湘以南漓江津,张侯世是漓山人。昭潭迢递始安郡,洮阳泛滟零陵春。訾家洲前山岝崿,罗带瑶篸良不恶。冉溪宁数柳公记,广信但尊陈氏学。洞庭大岳礼祝融,五领一星系朱雀。扁舟昨夜梦蘋花,櫜鞬夙与张侯约。以此翩然更拂衣,寄声先为扫荆扉。老夫大...
-
游洞霄
...九锁岩谷幽。云根立仙馆,胜处非人谋。入门气象雄,金碧欺两眸。弹棋古松下,啼鸟声相酬。羽衣读黄庭,内景宜自修。蓬莱隔弱水,九转即可求。坡翁昔赋诗,刻石记旧游。溪山增伟观,万古传不休。我来吊陈迹,枯肠怯冥搜。执炬入大涤,襟袖寒飕飕。悬崖石乳滴,千岁无人...
-
黄雀痴
黄雀痴,黄雀痴,谓言青鷇是我儿。一一口衔食,养得成毛衣。到大啁啾解游飏,各自东西南北飞。薄暮空巢上,羁雌独自归。凤凰九雏亦如此,慎莫愁思憔悴损容辉。
-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
梦游春七十韵
昔岁梦游春,梦游何所遇。梦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清泠浅漫流,画舫兰篙渡。过尽万株桃,盘旋竹林路。长廊抱小楼,门牖相回互。楼下杂花丛,丛边...
-
入黄溪闻猿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
夜雪泛舟游南溪
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去去不知归路远,棹声烟里独呕哑。
-
游杏溪兰若
踏得度溪湾,晨游暮不还。
-
西蜀净众寺松溪八韵兼寄小笔崔处士
松因溪得名,溪吹答松声。缭绕能穿寺,幽奇不在城。寒烟斋后散,春雨夜中平。染岸苍苔古,翘沙白鸟明。澄分僧影瘦,光彻客心清。带梵侵云响,和...
-
驻跸华下同年司封员外从翁许共游西溪久违前契戏成寄赠
北渚牵吟兴,西溪爽共游。指期乘禁马,无暇狎沙鸥。纵目怀青岛,澄心想碧流。明公非不爱,应待泛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