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赤石进帆海
〔南北朝〕
首夏犹清和(1),芳草亦未歇(2)。
初夏仍然清爽暖和,小草也没有停止生长,仍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水宿(1)淹晨暮(2),阴霞(3)屡兴没(4)。
水上的舟船将晨暮连成一体分不清早晚,阴云和彩霞多次变换,时而阴云密布,时而彩霞满天。
周览(1)倦瀛壖,况乃(3)陵(4)穷发。
遍观海边岸上的景物已觉得厌倦,何况是漂游游览。
川后(1)时安流,天吴(2)静不发(3)。
波神使河流安静的流淌,水伯也不掀起波涛。
扬帆(1)采石华(3),挂席(2)拾海月(4)。
张帆行舟去采石华,扬帆起航去捡海月。
溟涨(1)无端倪(2),虚舟(3)有超越(4)。
大海无边无际,没有载物的空船超然漂行。
仲连轻齐组(1),子牟眷魏阙(2)。
鲁仲连轻视齐国的封赏,公子牟留恋王室的高官厚禄。
矜名(1)道不足(2),适己(3)物可忽(4)。
崇尚功是有愧于道的,适己所安,物欲是可以摆脱的。
请附(1)任公言(2),终然谢天伐(3)。
将听从任公之言,弃功名利禄以全吾生。
小提示: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游赤石进帆海》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分三个层次,前六句为第一层,写倦游赤石,进而起帆海之想。中间六句为第二层次,正写帆海情状与心态变化。最后六句为第三层次,即游生想,结出顺天适己,安养天年之旨。这首诗语言中充实而溢于外,风华流丽而不伤于巧,情、景、理的完美结合,使之成为山水诗佳作。
- 作品出处谢康乐集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创作年代423年
创作背景
南亭之游后,谢灵运开始了他在永嘉境内的探奇搜胜。一方面山水并不能真正抚平他心中的幽愤;然而另一方面,山水又使他获得宣泄而趋于暂时的平衡。景平元年(423)初夏,作者由山入海,即景思昔,为表达自己全身保真的意愿,创作了《游赤石进帆海》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