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五绝·其三
〔宋〕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如今人们生活困顿,七十岁的老人还腰插镰刀去山里割竹笋和蕨菜充饥。
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人们不是因为听韶乐忘了饭菜的滋味,而是山中百姓无盐下锅。
小提示:苏轼《山村五绝·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山村五绝》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组诗集中而尖锐地反映了北宋朝廷实行新法后对农村造成的巨大危害,显示了苏轼高度的写实精神和深沉的爱民之情。这五首诗结构完整,多用反讽。
- 作品出处东坡七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1073年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春,苏轼巡行属县,于新城道中经山村,赋此五绝。作为一个地方官,苏轼亲眼看到“新法”为害乡村,看到王安石所深爱的农民们并没有从他的“新法”中受利,如实地写在诗中。
相关诗词
-
次韵子瞻山村五绝·其二
塍间白水细无声,日暖泥融草不生。似恐田家忘帝力,多差使者出催耕。
-
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其三
湖山欲买恨无钱,且尽芳樽对玉盘。菱角鸡头应已厌,蟹螯马颊更勤餐。
-
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三
吹笙何处伴乘鸾,窥牖谁人见阿环。便有唐家今夕意,月和风露满骊山。
-
访吴元鼎如村五首·其三
经旬泥潦路难干,烟袅长林雨暗山。常笑诗人愁屋漏,却思寒士与千间。
-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鉴五绝·其三
鹙子犹应昧此缘,室中那有久如天。饶师掷过三千界,浮玉西津故俨然。
-
夏日北远山村泛舟·其三
烟容水态罨篷窗,无恙轻风挂竹䉶。出埭玉包才个个,掠空沙燕故双双。僧归野寺閒行杖,人过山村远吠尨。日暮西峰飞雨脚,拟听彻夜乱珠摐。
-
再致故园述怀五绝·其三
山杏溪桃化棘蓁,舞台歌馆堕灰尘。春来底事堪行处,门外流莺枉唤人。
-
过荒村四绝·其三
野冢蓬丘指顾中,青山断送几英雄。卧龙跃马今何在,博得浮名总是空。
-
松阳上方山居五首·其三
天畔群峰一草亭,半溪烟雨花冥冥。老翁投老得此景,日与溪山同醉醒。
-
次程斗山村居韵·其三
山势主宾立,溪流泾渭分。景幽诗易得,兴逸酒难醺。有累营家燕,无心出岫云。若言朝市事,毫发不曾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