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德舞
〔唐〕
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七德舞,七德歌,从武德年间传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元和年间的小臣白居易,听歌看舞了解乐曲的含意,乐曲终了,向各位陈述此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1)黄钺(2)定两京。
太宗十八岁便开始打天下举义兵,以他的神武英才,持白旄黄钺攻取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1),二十有四功业成。
生擒王世充杀死窦建德,四海平清。二十四岁统一天下,丰功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二十九岁登基为帝,三十五岁时国家强盛、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平定乱世,建立大业为什么如此神速?原因便是他能够与人推心置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1),饥人卖子分金赎(2)。
安葬阵亡将士遗骸,官府散帛将零星遗骸收。饥贫被变卖的老百姓子女,太宗帮忙用重金回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1),张谨哀闻辰日哭(2)。
良臣魏徵及张公谨去世,太宗亲自治丧为之痛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1),死囚四百来归狱(2)。
放大量的宫女出宫,让她们自由婚配。四百囚犯尽数归来无一私逃,得特赦。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1)。
太宗剪自己的胡须烧药为功臣,大将李绩感激涕零报之以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1)。
太宗帮忙吮血治箭伤安抚将士,大将军李思摩感动高呼要求效死。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太宗不仅善战而且善于利用天时,用真心来感动人,使人心回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迄今已经有一百九十年,朝廷,国民都还载歌载舞的纪念。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歌七德,舞七德,圣主的言行,应是后世无穷的典范。
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
哪里只是为了夸耀神武,哪里只是为了夸耀文德!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太宗传下此歌此舞的用意,是为了向子孙后代讲述开国与治国安邦的艰难备至! .
小提示:白居易《七德舞》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七德舞》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叙事史诗,咏叙了李世民创建唐王朝的经过和他即位后所推行的许多善政。全诗语言浅近,明白如话。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新乐府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七德舞》这首乐府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白居易任左拾遗期间。这首诗是新乐府运动的产物,旨在歌颂唐太宗李世民艰苦创业的故事。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唐太宗为秦王时,军中就有《秦王破阵乐》,主要内容是歌颂太宗(当时为秦王)英勇善战的事迹。至贞观七年,唐太宗亲制《破阵乐舞图》,后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正式更名为《七德舞》。
相关诗词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
-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
...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琵琶横笛和未...
-
灵澈上人何山寺七贤石诗
七石配七贤,隐僧山上移。
-
享太庙乐章·崇德舞
皇合一德,朝宗百神。削平天地,大拯生人。上帝配食,单于入臣。戎歌陈舞,晔晔震震。
-
享太庙乐章·文舞
圣谟九德,真言五千。庆集昌胄,符开帝先。高文杖钺,克配彼天。三宗握镜,六合涣然。帝其承祀,率礼罔愆。图书雾出,日月清悬。舞形德类,咏谂功传。黄龙蜿蟺,彩云蹁跹。五行气顺,八佾风宣。介此百禄,于皇万年。
-
南迁途中作七首·登七盘岭二首·其二
七盘岭上一长号,将谓青天鉴郁陶。近日青天都不鉴,七盘应是未高高。
-
时宰生日乐章七首·其七·榆中章第七
...骑不驰。孰窥汉月,燧息烽夷。塞草春荣,夷氓负犁。九州万井,风恬俗怡。血属相保,母父子妻。既续厥嗣,亦活黄莱,几亿万年。维德所施,礽云来睇。天之报之,寿之福之。劫尘可数,此报何期。
-
寿余德甫七十
屈指燕中社,俄然尔七旬。
-
张馀庵先生年六十有九七十有七八十八十有四时皆生一子今己巳八十有五矣诗以寿之
老蚌偏于珠子宜,七旬生到九旬时。
-
郊庙歌辞·后唐宗庙乐舞辞·昭德舞
懿彼明德,赫赫煌煌。名高阃域,功著旗常。道符休泰,运叶祺祥。庆传万祀,以播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