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者日以疏
〔两汉〕
去者(1)日以(2)疏(3),来者(4)日以(2)亲。
逝去时光日益远,衰老之期又迫近。
出郭门(1)直视,但(2)见丘与坟。
走出城外凝目视,唯见荒丘与孤坟。
古墓犁为田(1),松柏摧为薪(2)。
古墓犁平变为田,古柏折毁成柴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白杨哗哗起悲风,叶落萧萧愁煞人。
思还(1)故里闾(2),欲归道无因(3)。
满怀思情系故里,欲归却难找原因。
小提示:《去者日以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去者日以疏》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抒写游子路出城郊,触景生情,感慨世路艰难、人生无常、遭逢乱世、羁旅天涯,表达了诗人思归故乡而不得的悲苦感伤之情,表现了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悲凉迷茫之感。全诗想象丰富,形象鲜明;以情写理,意蕴深刻。
- 作品别称古诗十九首·其十四
- 作品出处昭明文选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汉代
创作背景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一般认为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古诗十九首》虽说不是出于一个作者之手,但这些诗篇却都植根于东汉末年大动乱的历史土壤,而具有共同的忧患意识。
相关诗词
-
治安疏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之所知也。知之,不可谓愚。《诗》去:“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今日所赖以弼棐匡救,格非而归之正,诸臣责也。夫圣人岂绝无过举哉?古者设官,亮采惠畴足矣,不必责之以谏。保氏掌谏王恶,不必设也。木绳金砺,圣贤不必言之也,乃修斋建...
-
户部郎中赠谏议大夫曾公墓誌铭
...部员外郎,知泉州。公常谓选举旧制非是,请得论改之。陈省华子尧咨请托殿上为奸,以第畀举人败,省华、尧咨有邪巧材,朝廷皆患恶而方幸,无敢斥之者,公入十馀疏辩之,移知苏州。至五日,移知扬州。扬州守职田,岁常得千斛,然遣吏督贫民耕,民苦之,公不使耕。天子方...
-
论贵粟疏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
-
言兵事疏
...也。故兵法曰:“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由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臣又闻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日卒服习,三曰器用利。兵法曰:丈五之沟,渐车之水,山林积石,经川丘阜,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车骑二不当一。土山丘...
-
议练民兵守淮疏
...将无如之何,况其下者乎!故臣愿陛下分淮南为三镇,预分郡县户口以隶之,无事之时使各居其土,营治生业无异平日;缓急之际,令三镇之将各檄所部州县,管拘本土民兵户口赴本镇保守,老弱妻子、牛畜资粮、聚之城内,其丁壮则授以器甲,令于本镇附近险要去处分据寨栅,与虏...
-
水调歌头·我亦卜居者
...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遣去歌者,末章及之。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借车载家具,家具少於车。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众鸟欣...
-
山田
...亦云备。所济䆒难遍,灾黎群走避。携妻负其孩,来者以万计。亦有筐盛种,或乃犁拖㹀。恳辟厥荒确,谋食聊托寄。长吏漫遮回,轻去岂其志。幸得免沟壑,何分内外地。几见榆关外,耕作恣民意。以此略为慰,更复念不置。聚者日以众,地利己无弃。谷贱则伤农,天时况难必。嗟嗟守...
-
北山园山石为形势买盗夜半择其尤者窃去累日怀抱作恶赋诗以纪郁郁
素志薄利禄,壮年荣林丘。种树疏间泉,凿沼开中洲。堤平水瀰漫,径绕竹净修。梅坞夜月乱,松冈晓风飂。犹以景象浅,欲广岩壑幽。叠石类奇品,置身将侣俦。磊块质伟特,嵌空神雕锼。庐阜几上得,巫峰坐中求。每想云气嘘,遂觉烟练浮。曳杖日以乐,纵怀吟无休。一朝失警巡...
-
和陶咏二疏韵
世人耽宠荣,往往麾不去。日已迫桑榆,驰骛方成趣。谁肯急流中,便作冥鸿举。屈指数哲人,在昔独疏傅。万口共称贤,饯送塞归路。天子亦嘉之,赐金示优顾。渊明作此诗,端欲迷者悟。我观二疏高,岂无子孙虑。挥金以自娱,益表清节著。
-
送友人杨仲能东下以一蹴自造青云分韵得一字
君王急搜罗,九土规混一。蜀山甚疏远,去者今稍密。夫君伟才具,文字尤炳蔚。陆沈簿领中,尘雾昏玉质。正应著台省,邂逅破回遹。轻舟下三峡,春浪平如席。揽观山川奇,感叹日月疾。便好作谏书,胸愤吐堙郁。薰风御炉香,天陛踏文石。此时恨见晚,端不负畴昔。或求西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