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
〔唐〕
千里黄云(1)白日曛(2),北风吹雁雪纷纷。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1)不识君(2)。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小提示:高适《别董大》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别董大二首·其一》此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 作品别称别董大二首·其一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747年
创作背景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是年冬,董庭兰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相关诗词
-
成父居士于普光明堂之东别建大阁榜曰妙严将家焉阁成李子过而赋之
新成高屋碍云岚,下视诸方落二三。妙喜不从他界断,德云今向别峰参。按家便可超尘染,唤客何妨到酒酣。居士饱知名阁意,为言童子不须南。
-
寄别倪大同
知君久住玉真坛,日与飞仙弄紫环。从此便令行地缩,逢谁不说上天难。鹤边红日浮觞送,马首青山抱檄看。相好何因不相别,寄诗应到暮云端。
-
水调歌头·庚子寿制阃别尚书
岘山羊叔子,江左管夷吾。勋名掀揭宇宙,金匮侈丹书。两载风寒卧护,一柱狂澜屹立,形势壮陪都。功业笑儿辈,别有大规模。看东归,游凤沼,转鸿枢。不应廊庙人物,犹佩玉麟符。好是茅峰仙客,更与钟山佛子,同日庆垂弧。一饮共千岁,永永辅皇图。
-
先人东皋子小园七言人多喜之浼秋房楼大卿作大字刻石
父殁名随泯,诗存世莫传。敢求大手笔,为写小园篇。词翰成双美,光华照九泉。托公垂不朽,镌刻到千年。
-
朱行甫和前韵送别烹鹿荐酒
此别真成别,从今去不来。佳人难再得,恶抱向谁开。客路一归晚,家书几度催。殷勤见君意,烹鹿荐离杯。
-
别董叔宏兄弟
年老思家切,交深话别难。扁舟行且止,尊酒强相宽。客路归来晚,人情去后看。西风吹过雁,千万寄平安。
-
送别刘大甫
欲别悲歌鸡又鸣,白头无计与刘生。恩仇未尽心难死,独向田横岛上行。
-
钟子崧己丑岁簿秩满去今自饶州教授还犹选人也感叹之馀赋以别
十四年中三别君,别君每辄叹离群。案惟占位崔斯立,客乃无毡郑广文。给札不能因狗监,校书从昔老扬云。君颜得酒犹能少,我发如霜不可耘。
-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
...彼善知识,妙药应所投。纳之忧患场,磨以百日愁。冥顽虽难化,镌发亦已周。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但馀无所还,永与夫子游。此别何足道,大江东西州。畏蛇不下榻,睡足吾无求。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
-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其一
征帆挂西风,别泪滴清颍。留连知无益,惜此须臾景。我生三度别,此别尤酸冷。念子似先君,木讷刚且静。寡辞真吉人,介石乃机警。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嗟我久病狂,意行无坎井。有如醉且坠,幸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