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唐生
〔唐〕
贾谊(1)哭时事(2),阮籍(3)哭路歧。
贾谊恸哭时局的败坏,阮籍恸哭道路的阻塞。
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现在也时常恸哭,不同时代有同样的悲哀。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
唐生是怎样一个人物?年巳五十,仍然是又穷又苦。
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却不悲口中没有饮食,也不悲身上没有衣服。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
悲的是忠义沦丧,太悲哀了,就放声痛哭。
太尉(1)击贼日,尚书(2)叱盗时。
段太尉痛击反贼,颜尚书怒叱叛逆。
大夫(1)死凶寇,谏议(2)谪蛮夷。
陆大夫死于强盗,阳谏议贬到蛮夷。
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每遇见这一类事件,一哭就跟着流涕。
往往闻其风,俗士犹或非。
听到这样的作风,俗人免不了反对。
怜君头半白,其志竟不衰。
可怜你头发半白,志气竟没有衰退!
我亦君之徒,郁郁(1)何所为?
我也是你的同伴,闷闷地干什么事儿?
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
不能够放声大哭,便创作乐府新诗。
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1)。
篇篇没有空洞的词藻,句句包含劝谏的意思。
功高虞人箴(1),痛甚骚人辞(2)。
功用超过虞人的箴言,沉痛甚过骚人的歌辞。
非求宫律(1)高,不务文字奇。
不求音韵的高雅,不求文字的奇妙。
惟歌生民(1)病,愿得天子知。
只写人民的疾苦,希塑使天子知道。
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1)。
不能使天子知道,情愿受俗人的嘲笑。
药良气味苦,琴淡音声稀。
药越好气味越苦,琴越淡声音越稀。
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
不怕那权豪恼怒,也由他亲朋嘲讥。
人竟无奈何,呼作狂男儿。
人们竟没有办法,硬说我得了狂疾。
每逢群动息,或遇云雾(1)披。
每遇到万籁沉寂,或碰上云雾开朗。
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1)。
只管尽情地高歌,万一能传到天上。
歌哭虽异名,所感则同归。
歌和哭虽不同名,却来自同样的感触。
寄君三十章(1),与君为哭词。
寄给你三十首诗歌,为你作恸哭的词儿。
小提示:白居易《寄唐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寄唐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赞赏了唐衢忠义正直的品格,并阐明作者自己《新乐府》诗的创作本旨,阐发了他的诗歌理论。此诗从章法上看,使用借宾定主,作者从唐生的哭写到自己的歌,哭即是歌,歌即是哭,同情人民,悲叹时事,形象丰富,感情真挚,因而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力量。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改官京兆户曹参军,次年母亲陈氏卒于长安,白居易丁忧守制,退居下邽。此诗当作于作者居长安时。唐生是白居易《新乐府》诗的最早知音者之一,他与白居易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白居易写此诗托寄唐生,抒写悲愤,亦为阐述其创作《新乐府》的本旨。
相关诗词
-
寄唐荆川二首·其二
铜官山下一溪横,知尔独多山水情。最喜爰题蕉叶盛,不忧长饿蕨苗荣。节垂日月嫌高甚,思抉烟云苦瘦生。閒倚槁梧应自笑,本逃名却近时名。
-
寄唐子方殿院
子方簪笔侍丹墀,忧国忘家世所知。三谏未终先窜逐,一身虽贱系安危。火中圭璧含真彩,雪外杉松挺直枝。荆楚秋风共谁语,劝君频访贾生祠。
-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其五
昔年去国大苍黄,同舍诸生半死亡。春别浙江花似雾,秋行碛地草如霜。时沽市酒借馀景,屡宿官邮悲故乡。满目故人皆厚禄,吾侪添得两奚囊。
-
池口阻风奉寄唐杰
贵池亭下浪如山,触拨愁根阻楫间。眼为故人成北望,梦知乡路数东还。此生太半沦忧患,万事何时脱险艰。不敢临流更窥影,便疑秋鬓已斑斑。
-
过唐仁卿先生钓台台在湖山最幽处
山势依台曲折成,断桥深处藕陂清。高人所寄皆孤迥,胜地因年见废兴。春水苔矶枯柳卧,夕阳渔笛野烟横。羊裘亦是寻常事,浪有桐江身后名。
-
都台黄门诸先生寄赠倡和严韵见示敢窃效颦并希呈正二首·其一
名公两地各停骖,越岭东头海峤南。君命远传皆不辱,夷心柔服总能堪。吟间风月情如一,天上台星应兆三。共整峨冠登宰辅,唐虞治理日高谈。
-
寄唐伯慎
未见即云别,别怀安可忘。平生双醉眼,四海一诗囊。乔木苍云合,高楼白日长。屏山远相望,烟水正微茫。
-
寄怀中表唐四弟致尧
...尘。素心渺秋水,妙响流瓶笙。布算辄忘恚,听歌忽沾襟。不知白日近,讵忆高台倾。燧火转林木,寒蝉散秋岑。秦王苦服药,汉帝乐长生。金茎露泥泥,璇房日沈沈。驰骤隙中驹,飘摇风里镫。君子厥储待,小人困飞腾。形骸守寥廓,志愿徒峥嵘。荣名岂足期,得意良有任...
-
张玄超自海上寄书问连城生消息
若问青楼娼,芳年二八强。轻罗不遮面,绣户自焚香。对客时题句,怀君每断肠。倘能贻锦字,犹胜梦高唐。
-
寄唐异山人
不见琴书友,相思二十秋。能消几度别,便是一生休。未得云迎步,还应雪满头。何时各携杖,竟去会嵩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