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苏轼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楚山修竹(1)如云,异材(2)秀出千林(3)龙须(4)半翦,凤膺(5)微涨,玉肌(6)匀绕。木落淮南(7),雨晴云梦(8),月明风(9)。自中郎(10)不见,桓伊(11)去后,知孤负、秋多少。

楚山长长的蕲竹如云彩遍布,特异的竹子清秀,高出众多树木之天外。笛竹如长细的龙须一半在挥动,如凤凰的胸脯微微突起,如美人的肌体匀称满布。笛音如江南树木稀疏,如云梦雨后开晴,如月明星稀,微风吹拂。自从蔡邕离世,桓伊仙逝,谁知空自寂寞,辜负了多少岁月。

闻道岭南太守(1),后堂深、绿珠(2)娇小。绮窗(3)(4)梁州(5)初遍,霓裳(6)未了。嚼徵含宫(7)泛商流羽(8),一声云杪(9)。为使君(10)洗尽,蛮风瘴雨(11),作霜天晓(12)

听说岭南太守后堂深院,吹笛歌女非常娇美灵巧,在花饰窗下演奏,《梁州》曲刚刚奏完,《霓裳羽衣曲》余音未了。笛声包含着徵调和宫调,流荡着商调和羽调,最后一声飘入云彩、树梢间。为了赵使君洗净污浊之气,我送你一曲《霜天晓角》。

小提示:苏轼《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上片描绘楚山修竹,以竹隐喻人;下片忆写赵晦之吹笛侍儿的吹笛才能。此词虽为赠乐妓之作,却无香软丽蜜之态,反而借描写乐妓歌舞而追高溯远,自抒情怀。以景起兴,景事融合,由近及远,巧妙化用史事,使词篇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情趣。

创作背景

关于《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这首词的创作年代主要有两说,一说为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五月,苏轼“过无锡作水车诗,至金阊游虎邱寺,与刘述会于虎邱,王晦以斋素祈雨不至,翌日饮于阊氏公显家,席间而作,并有诗,赠懿卿作《水龙吟》。”(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另一说据薛本《苏文忠公全集》,此词作于元丰八年(1085)十月,为苏轼赴登州经涟水时,赵晦之从藤州知州任上新归,故顺笔而赠。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