驹支不屈于晋
〔先秦〕
会于向,将执戎子驹支。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诘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
晋国和诸侯各国在向地集会,准备拘捕姜戎族的首领驹支。晋国大夫范宣子在朝会上亲自指责他,说:“过来,姜戎氏!从前秦国人把你祖父吾离从瓜州赶走,你祖父吾离披着茅草衣、戴着荆条帽前来投奔我国先君。我先君惠公当时有不多的田地,却与你们平分来养活你们。如今诸侯侍奉我们寡君不如从前,大概说话泄漏了什么机密,这主要是你造成的。明天的会议,你不要参加了!你要是参加,就把你抓起来!”
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肴之师。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肴志也,岂敢离逷?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而罪我诸戎。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不与于会,亦无瞢焉。”赋《青蝇》而退。
驹支回答说:“从前秦国人仗着他们人多,贪婪地掠夺土地,把我们各部落戎人从祖居地赶走。贵国君惠公显示他崇高的品德,认为我们各部戎人都是四岳的后代,不该这样抛弃灭绝。他赐给我们南部边疆的土地,那里是狐狸居住、豺狼嗥叫的地方。我们各部戎人砍除了那里的荆棘,赶走了那里的狐狸、豺狼,从此成了贵国先君既不内侵也不外叛的臣属,直到如今忠诚不二。从前文公与秦国攻打郑国,秦国人私下里同郑国人订立盟约,留下军队在那里驻守,因此而发生肴地战役。当时晋军在前面抵抗,我们戎人在后面进击,秦军全军覆没,实在是我们戎人出了大力。这就如同捕鹿,晋国人抓住它的角,戎人拖住它的后腿,和晋国人一起把它掀倒。戎人为什么不能免于罪责呢?从那时以来,晋国多次出兵征战,我戎人各部从来紧跟其后,时时追随贵国执政,还是像肴之战时那样心志如一,岂敢疏远背离?如今贵国军旅中的长官可能真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够,使得诸侯叛离,你们却怪罪我们戎人!我们各部戎人服饰饮食(习俗)不与华夏相同,礼仪使者不相往来,言语不通,能做什么对贵国不利的坏事?不参加盟会的事务,我也不会惭愧。”
宣子辞焉,使即事于会,成恺悌也。
驹支朗读了《青蝇》诗退了下去,范宣子连忙道歉,请他参加会议事务,同时也成全了自己和蔼可亲的君子美名。
小提示:左丘明《驹支不屈于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驹支不屈于晋》是《左传》中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录的就是戎子驹支以事实说话,驳倒范宣子的责难的事。体现了古代各民族既斗争又融合的复杂关系和《左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
- 作品出处左传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先秦
创作背景
鲁襄公十三年(前560年),楚共王卒,吴国乘楚丧之时侵楚,战于庸浦。吴军大败,吴告败于晋,晋于次年春与诸侯会于吴国向地,商讨吴国请求伐楚的事。会上范宣子以吴在楚丧期间侵楚不合于礼为借口,拒绝为吴出兵。其实,此时晋已外强中干,攻楚没有必胜把握,责“吴之不德”只是托词。晋人心虚胆怯,不敢和楚开战,又怕自己这个“盟主”在诸侯面前丢面子。于是就拿驹支开刀,借此以立威,“杀鸡给猴看”,达到震慑诸侯的目的。岂料范宣子强加于戎子驹支的种种罪名,却遭到驹支强有力的反驳,最后范宣子只好服输而待之以礼,《驹支不屈于晋》就主要记叙了范宣子和戎子驹支的这次对话。
相关诗词
-
不屈
屈身必受制,屈志必违仁。受制己则辱,违仁道则屯。身志两不辱,度几德之纯。以此率其性,乾坤一闲人。
-
演连珠四十九篇
...时有蔽壅之累;俊乂之臣,屡抱后时之叹。臣闻郁烈之芳,出于委灰;繁会之音,生于绝弦。是以贞女要名于没世,烈士赴节于当年。臣闻良宰谋朝,不必借威;贞士卫主,修身则足。是以三晋之强,屈于齐堂之俎;千乘之势,弱于阳门之夫。臣闻赴曲之音,洪细入韵;蹈节之容,俯仰依咏。...
-
闻故旧二三公或不幸于官或以疾病而去或以口语而罢怅然有感
平日衰迟众所怜,偶逢亨运亦腾骞。七旬已过宜休矣,一出不归终溘然。幸免烦言全晚节,且无多病恼残年。直须更作投簪计,莫待将身到九泉。
-
石缝泉清轻而甘滑传闻有年矣前此数欲疏引入州治久不克就予至则命工人寻旧迹相地架竹旬月而水悬听事又析一支以给中堂一支以入西閤
...科殊未止,过颡非用激。公堂及燕寝,股引各疏脉。何期南涧流,近在使君宅。日用助烹爨,岁储供醴醳。冬春虽暂竭,秋夏多馀沥。一支出横廊,通衢见勿幕。众器竞挹?,万口得盥涤。无愧抱瓮人,幸宽挈壶役。尝闻武林都,素号蓬瀛国。非才叨长临,愒日苦諠剧。湖山空...
-
闻四明人不喜鞦韆因作
思归未得恨深年,时节清明最可怜。越女腰支胜赵女,平生不敢赛鞦韆。
-
屈海童歌
九月凄风振衰柳,偶向村家沽美酒。酒边有客屈海童,裳不掩胫衣见肘。平生素解歌北词,为歌苏武牧羊诗。歌声激烈出金石,馀音不断萦柔丝。座上才郎旧相识,指点海童谈夙昔。海童本是关中人,东走钱唐寄踪迹。青楼一曲绕行云,脱赠锦袍无所惜。自伤误入风尘中...
-
驹荣曲赠日本驹荣女史·其一
秋风三径黄花活,秋声万树喧鶗鴃。听潮楼上秋气清,听潮楼下新声发。偶传空谷有佳人,家住扶桑东海阔。华年乘兴作南游,妙舞清歌年二八。淡黄杨柳古亭村,公子多情欲断魂。碧玉定情谁遣此,黄金有价不须论。神仙杨柳春归洞,儿女枇杷早杜门。
-
送宪使蔡公督晋学政十二解·其七
奚夺之吴,遄臻于晋。戢武崇文,叙伦兴行。甫宪斯兼,契敷在敬。下民畴援,天子有命。
-
西山田家产一卫田主夺归不适于乘有邻之旁邑姑借乘须臾往还五百里秘不言主鬻诸屠邻闻同往赎刃矣始言卫状感赋
有卫骎骎技千里,羁绁不受高双耳。识其技者欲得之,千里之技死于是。呜呼无用全天年,士信知己诎知己。浩荡九衢十丈埃,庞然黑白行且止。
-
至鄂期年以饟事不给于诗己亥夏五月廿有八日始解维雪锦夜宿兴唐寺繁星满天四鼓遂行日初上已抵浒黄洲几百里矣午后南风薄岸舟屹不能
宵声传柝重城闭,晓漏迷钟古寺荒。仰看繁星垂四野,不知身世变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