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陵上柏
〔两汉〕
青青(1)陵(2)上柏(3),磊磊(4)涧中石。
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1)天地间,忽(2)如远行客(3)。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斗酒(1)相娱乐,聊厚不为薄(2)。
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席。
驱车策驽马(1),游戏宛(2)与洛(3)。
驾起破马车驱赶著劣马,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著。
洛中何郁郁(1),冠带(2)自相索(3)。
洛阳城里是多麼的热闹,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长衢(1)罗夹巷(2),王侯多第(3)宅。
大路边列夹杂著小巷子,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两宫(1)遥相望,双阙(2)百馀尺。
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
极宴(1)娱心意,戚戚(2)何所迫(3)?
虽已在宴会中尽情欢乐,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小提示:《青青陵上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青青陵上柏》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写作者游戏宛洛,意在仕途。然而他发现这个宫殿巍峨、甲第连云,权贵们朋比为奸、苟且度日的都城,并非属于他的世界,写出了个人不平之感和不满现实的心情。全诗在艺术上,注重铺陈,提高形象性;运用对比,增强抒情性;用反问句,增强意蕴性。
- 作品别称古诗十九首·其三
- 作品出处昭明文选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汉代
创作背景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向来是汉魏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各种观点异彩纷呈。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 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提出其作者为东汉无名氏,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最为流行的主流观点。从《青青陵上柏》描写的内容来看,其作者应当是东汉末年无名氏,应是一位出身社会中层的士人。他游历京城时创作此诗,记录了东汉末年社会危局及士人心态。其创作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