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
〔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2),忽闻岸上踏歌(3)声。
李白坐上小船刚要离开,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1)水深千尺(2),不及(3)汪伦送(4)我情。
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相送之情。
小提示:李白《赠汪伦》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赠汪伦》此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 作品别称桃花潭别汪伦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755年
创作背景
《赠汪伦》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与汪伦结下深厚的友谊。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相关诗词
-
次答汪鐏石·其二
欲向东流问所之,十年踪迹总如斯。不堪何点归山日,正是汪伦送我时。海国上书谁为报,布衣投笔自成悲。天涯此去茫茫路,指出迷津是我师。
-
南湖草衣歌赠汪子
男儿腰悬印如斗,何如当前一杯酒。屋堆黄金斗量珠,何如醉读两汉周秦书。周秦之书不易睹,存者岐阳与诅楚。偃师殷盘十四字,其余赝本难仆数。汪子奇气不可羁,典衣南北收残碑。从大小篆溯蝌蚪,能变古法生新奇。古人刀笔每并用,后世但解持毛锥。遗弃刀法不复讲,遂令字体形神离。图章近古得古意,冥坐似悟造字义。咿嚘夜听鬼神哭,变化琐及虫鸟细。汉唐以来银与铜,或金或玉夸精工。有元王冕易以石,穿凿坑谷争磨砻。明时工此文寿承,后来继者程穆倩。中间顾子与徐生,绝技尤怜矢死郑。子也嗜好同酸咸,系属前后如斿縿。六合直欲凿混沌,万象何以供镌...
-
答汪桂山明府和古樵寄作仍依韵续成六首·其三
仙班领袖是前身,应向芦中唤若人。薄霭烘霞成蜀锦,寒云笼月叠鱼鳞。汪伦情绪深千尺,郭伋贤名藉四邻。为解相思拈和句,拟将邮使浼龙宾。
-
赠汪孝子·其一
刻木为亲古亦稀,汪生天性自无违。十年奉养如生日,回视丁兰更有辉。
-
柬汪云度
谷口饥躯郑子真,多情送我有汪伦。狂呼驿外梅花使,小试床头竹叶春。霭霭空云诗态度,笺笺束帛诏丝纶。青山一抹波千顷,天遣吾曹作主人。
-
赠汪容甫
汪生七龄失所怙,交亲一旦弃如土。任氏遗孤衣葛衣,谢朓书堂掩蓬户。贤哉生母备艰辛,十指纺绩易米薪。夜深教生读经史,生年二十歌采芹。上堂拜母母色喜,文名藉藉惊乡人。生才有如此,生岂常贱贫。人情冷暖不足道,白衣苍狗驱浮云。冰霜自是生成德,利器原从盘错识。由来人定可胜天,柳母丸熊欧画荻。秋风鹰隼好腾骞,立身廊庙师昔贤。好将母氏劬劳状,胪入兰台列女篇。
-
挽汪某联
人如黄菊凋残,会中酒寒深,秋黯园林病司马;我亦青莲摇落,念解衣情重,春沉潭水哭汪伦。
-
贺新郎·客舍感怀呈汪公有
...无时浅。甚日也,愁眉展。先人作赋名殊显。每投人、膏盲药石,胜于卢扁。今日谁怜任昉后,云是景升豚犬。亦自分、鞭笞未免。只有汪伦时醉我,昨相逢、脱裤为余典。话夜半,红灯剪。
-
别汪仲淹二首·其二
篮笋扶携出钓矶,河梁别泪乱吹衣。不堪重执汪伦手,潭水桃花扑面飞。
-
赠汪生
暂卸东山屐,言乘汎海航。遗书观鲁甸,古乐问齐方。白氎敧高座,红妆醉曲房。踏歌潭水畔,人识姓为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