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唐〕
尘满莱芜甑(1),堂横单父琴(2)。
裴县令,您就像范丹一样过着清贫的生活,像宓子贱那样治县有方,政绩斐然。
人皆知饮水(1),公辈不偷金(2)。
人们都知道您是邓攸那样清廉的好官,是直不疑那样道德高尚的人。
梁狱书因上(1),秦台镜(2)欲临。
您一定要像邹阳那样上书解释您的冤情,秦国宝镜那样明镜高悬秉公断案的判官一定会来到您的面前。
独醒(1)时所嫉,群小谤能深。
独自清醒的人会遭到时俗的妒忌,众多小人的毁谤能让您深受其害。
即出黄沙(1)在,何须白发侵。
您即将走出黄沙监狱的机会就在眼前,又何须忧愁再让白发侵凌?
使君(1)传旧德,已见直绳(2)心。
我听说阆州刺史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他派袁判官来审理您的案子,已经能看出他是心地正直如垂直的绳线见不得半点冤屈的长官。
小提示:杜甫《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这是杜甫在阆州南部县看望南部县令裴某时所作的酬赠诗。该诗前四句旨在赞扬裴南部为官清廉且治理有方,后八句则希望袁判官为其洗刷寃屈。全诗几乎句句用典,而“独醒时所嫉”一句,以屈原比拟裴南部,直接点明了裴南部遭厄的原因。
创作背景
唐广德元年(763年)秋天,寓居在梓州(今四川三台)的杜甫突然得到挚友房琯客死在阆州(今四川阆中)的噩耗,便星夜兼程赶赴阆州,吊唁并料理朋友的后事,并就此迷恋上了阆州的山光水色。期间至阆州南部县看望南部县令裴某,并作诗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