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赋
〔宋〕
龙之为(1)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2),能弱能强,能微能章(3)。惟(4)不可见,所以莫知(5)其乡(6);惟(4)不可畜(7),所以异于牛羊。
据说龙是传说中的一种神物,它能聚合祥云而来,也能瞬间散去,它能潜伏不显现,也能浮出让人看见,它能显得软弱也能显得强壮,它能变得很微小也能彰显出庞大。只是从来没有人看见过龙,所以不知道龙的仙乡在哪里;也因为龙灵动而不能畜养,所以跟牛羊不一样。
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则常出乎害人,而未始(1)出乎害人,夫此所以为仁。为仁无已,则常至乎害己,而未始(1)至乎丧己,夫此所以为智。
龙能千变万化不可预测,龙能到处活动而又让人无法驯服,龙的本能特性可以到处出没伤害到人类,但是却从来没出现过伤害人类的事情,这也就是所说的仁慈。通常作为仁慈如果没有止尽,那么往往就会发展到伤害自身,但龙却能做到仁慈而又不曾伤害自身,这就是之所以被称作明智的原因。
止则身安,曰惟知几(1);动则物利(2),曰惟知时。然则,龙终不可见(3)乎,曰:与为类者(4)常见之。
仁慈而又有止尽,能把握时机,能敏锐观察到有危险的征兆,然后果断退守来保自身平安,这就是常言所说的能预先知晓事物变化;活动时就有利于万物,能正确地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出来做一番有利于天下万物的事业,这就是常言所说的洞悉时机而后为。然而,这样神奇的龙是终究无法见到的吗回答说:“和龙有着同样品性的人是经常可以见到的。”
小提示:王安石《龙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龙赋》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短赋,此赋所赋者为龙,是为言志而赋龙。文章从龙是神奇的动物、变幻莫测的超自然力量入手,以龙德喻人德,反映出作者对儒家思想和道德境界的执著追求,也隐含着作者一生的出处大节。全赋纯系说理,理中有情,含义精微。
- 作品别称龙说
- 作品出处王临川集
- 文学体裁赋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龙赋》是王安石创作的一篇短赋,是王安石表现其政治理想、人格操品的借龙抒怀之作,大约创作于作者青年时期,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考。
相关诗词
-
赋玉溪寺石菖蒲
玉溪石角尖如锋,山泉喷浸碧玉龙。龙髯谁为不可识,石上菖蒲拳碧茸。老根密节穿石瘦,细叶如林屯远岫。百草烂死事潜萌,纤纤独与冰霜斗。玻璃玛瑙春水寒,呼儿捧将持...
-
东亭之东有丛竹竹外有松望之翳如也三江移竹于北墙而分其半植之南轩各赋一诗因次其韵·其一
东墙飞来两青松,北墙新篁阴更浓。主人有意物两遂,凤自凤兮龙自龙。
-
月下笛·倬盦要同赋龙笛云是清太庙乐谱清真
琐尾伤离,参差怨独,冷怀难涤。孤云剩竹,那管人间收得。问霓裳仙拍暗听,倚墙露滑谁记忆。想云韶梦冷,西雍宾去,久无消息。龙喑性在,试擪谱楼头,旧人应识。凉州调古,剩有铙歌凄恻。叹新声、变宫换商,教坊武舞徒弄色。凭栏干,谩说辽东,唳鹤归路隔。
-
再和云龙歌留陆务观西湖小集且督战云
我愿身为云,东野化为龙。龙会入渊云入岫,韩子却要长相逢。作意相寻偏不值,不知今年是何岁。剡藤玉板赠一番,延珪鸟丸洒未乾。乃是故人陆浚仪,诗骨点化黄...
-
龙女祠祈顺风
龙母龙相依,风云随所变。舟人请予往,出庙旗脚转。
-
武当五龙歌
昔时五龙化五公,口授睡法希夷翁。恬然一境天地外,晋汉周宋皆为空。君不见南阳卧龙卧隆中,鱼水万古君臣同。定军山头葬龙蜕,赤帝烬息龙何功。呜呼五龙之睡睡亦浓,左耳忽割不可踪。龙潜龙跃各有会,即使终卧谁知龙。
-
题龙图
世人画龙得龙皮,叔也画龙得龙髓。当其停手凝思时,青天飒飒生风雨。却怪三夫不点睛,那知一日飞腾去。
-
题家刑部公所遗双龙图
六鳌镜没三山立,风吹舶趠天吴泣。两两屏障星模糊,逼视双龙墨痕湿。刑部家亡胜国秋,百年彝器有谁收。兵火摧残盗胠箧,舟移壑徙水东流。此图不信有还理,龙之为灵昭昭矣。画师画龙通龙语,龙乎龙乎奈何许。人间好赝无真龙,龙今下天天朦朦。不如画上僧繇壁,待汝飞鸣雷雨夕。
-
龙仙引赠骆员外
...,万古一大梦。俗夫醯鸡耳,生死不出瓮。灭没等蒿草,劳劳竟焉用。君求勾漏学稚川,往来栖息罗浮烟。自从异人授丹诀,行也乃作飞龙仙。左携浮丘右洪厓,樗里景纯执我鞭。昆仑巑岏倚天外,黄河九曲如衣带。南支江湖楚蜀汇,北支崄塞华夷界。少时振衣登贺兰,开眼...
-
酬姚员外龙兴见寄
龙兴龙沙一里馀,江风吹落锦双鱼。君览浙湖须尽海,赤霞飞袂过匡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