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上送李郢之苏州
〔唐〕
人高诗苦滞夷门(1),万里(2)梁王有旧园(3)。
人品那般高尚诗情却那般酸苦落魄失意同居在东门,在那万里以外的苏州不知可还有梁王的旧园?
烟幌(1)自应怜白纻(2),月楼谁伴咏黄昏。
风烟中飘着旗幌的酒楼里你定会喜爱那白纻舞,只可惜从今后再无人在黄昏月楼上伴我咏吟诗篇。
露桃(1)涂颊依苔井(2),风柳夸腰住水村。
含露的桃花如抹红的少女依偎在长满青苔的井旁,春风中婀娜的柳枝正轻舞细腰绿满村间。
苏小小(1)坟今在否?紫兰香径与招魂(2)。
我更想知道,苏小小的坟莹今日是不是还在?请到那紫兰花香的小路,为这绝世佳人凭吊招魂。
小提示:李商隐《汴上送李郢之苏州》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汴上送李郢之苏州》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慨叹李郢的落拓不遇,颔联写李郢去苏州后会有新的生活和追求而诗人自己失去知音无比惆怅,颈联借美好的苏州景色向友人表示深情祝愿,尾联用苏小小事暗含对李郢的怀才不遇的微婉的伤叹。全诗情感变化跌宕起伏,含蓄隽永,情意深沉。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汴上送李郢之苏州》这首诗作于大中四年(850)。据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卢弘正约于是年五、六月间,自徐徙汴,李商隐当随至汴幕,李郢《送李商隐侍御奉使入关》诗,有“宾幕连期”字可证,则此诗当作于初至汴幕。又据《板桥晓别》云“高城晓河”、“芙蓉红泪”,或即在五、六月间。李郢有诗名,但“疏于驰竞”,因而也失意落拓,怀才不遇。他由汴上去苏州,就是因为在汴上困居不遇而失意南归。商隐写诗赠别,意在表露自己的同情和安慰,给予友人美好的祝愿。
相关诗词
-
送薛据之宋州
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客处不堪别,异乡应共愁。我生早孤贱,沦落居此州。风土至今忆,山河皆昔游。一从文章事,两京春复秋。君去问相识,几人今白头。
-
送李用之察院赴潮州二首·其一
乌府名臣暂拥麾,霜棱聊复变春熙。行人犹谓骢当避,圣世初无鳄可移。粤俗相携看上日,韩祠配食付它时。极知不作周南滞,禁闼须君补阙遗。
-
送裴二知苏州
著书玄尚白,送客鬼揶揄。积水望江海,秋风吹轴轳。贵人千骑长,紫绶左鱼符。遗爱留南国,欢声接旧吴。晓霜繁橘柚,过雨熟菰蒲。安得如王子,从君飞只凫。
-
送友人之楚州
黯黯离筵夕照收,江城羌笛起边愁。念君此去三千里,何处关山是楚州。
-
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
十载含香侍上台,旬宣分陕用奇才。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长乐月明笳鼓静,终南云敛障屏开。行行喜近重阳节,黄菊飘香入酒杯。
-
送洪景之循州参军
寒梅不自重,辄花桃李先。矫枉有佳菊,最后众芳妍。各因一时美,难以相嗤怜。物理固若是,士林亦宜然。夫子南国俊,声猷推妙年。数奇晚方偶,参军古龙...
-
送赵乡之杭州
何处歌声怨别离,夕阳亭上送君时。南风似为行人惜,欲使扁舟逆上迟。
-
送李室长庆州宁觐
...,窟穴未扫壮士瘠。我生南方长诗书,爱国区区肺如炙。欲于塞外勒姓名,往往夜梦贺兰石。一来长安事刀笔,驽骀不展刍粟力。峨峨李公邦之梓,声载百郡理霹雳。今年权佩庆州印,上马威至吞秋色。羌夷奔走若奴婢,剺面童子嗔可掴。白头庆民能记数,前时太守有阴德。试...
-
溪山清隐送李信之检讨
...花草。飞泉漱石鸣瑶琴,桂树交枝成翠葆。贤哉李翰林,翻然事幽讨。勘破功名等潢潦,便投簪履谢朝堂,直与溪山作邻堡。朝斲山头云,暮采溪边藻,任他荣达与枯藁。自无冰炭费心机,岂有尘埃污怀抱。春初鱼,秋末稻,溪山之乐真熙皞。花开庭院鸟赓歌,叶落阶除风代扫...
-
出门四章送伯兄之扬州·其二
出门出门忆前年,麻衣渍泪泣慈萱。无母之儿有父怜,吞声再拜别膝前。丁宁群季扶华颠,长祝老椿岁八千。痛绝乔柯又摧折,今日辞家墓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