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上送李郢之苏州

李商隐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人高诗苦滞夷门(1)万里(2)梁王有旧园(3)

人品那般高尚诗情却那般酸苦落魄失意同居在东门,在那万里以外的苏州不知可还有梁王的旧园?

烟幌(1)自应怜白纻(2),月楼谁伴咏黄昏。

风烟中飘着旗幌的酒楼里你定会喜爱那白纻舞,只可惜从今后再无人在黄昏月楼上伴我咏吟诗篇。

露桃(1)涂颊依苔井(2),风柳夸腰住水村。

含露的桃花如抹红的少女依偎在长满青苔的井旁,春风中婀娜的柳枝正轻舞细腰绿满村间。

苏小小(1)坟今在否?紫兰香径与招魂(2)

我更想知道,苏小小的坟莹今日是不是还在?请到那紫兰花香的小路,为这绝世佳人凭吊招魂。

小提示:李商隐《汴上送李郢之苏州》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汴上送李郢之苏州》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慨叹李郢的落拓不遇,颔联写李郢去苏州后会有新的生活和追求而诗人自己失去知音无比惆怅,颈联借美好的苏州景色向友人表示深情祝愿,尾联用苏小小事暗含对李郢的怀才不遇的微婉的伤叹。全诗情感变化跌宕起伏,含蓄隽永,情意深沉。

创作背景

《汴上送李郢之苏州》这首诗作于大中四年(850)。据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卢弘正约于是年五、六月间,自徐徙汴,李商隐当随至汴幕,李郢《送李商隐侍御奉使入关》诗,有“宾幕连期”字可证,则此诗当作于初至汴幕。又据《板桥晓别》云“高城晓河”、“芙蓉红泪”,或即在五、六月间。李郢有诗名,但“疏于驰竞”,因而也失意落拓,怀才不遇。他由汴上去苏州,就是因为在汴上困居不遇而失意南归。商隐写诗赠别,意在表露自己的同情和安慰,给予友人美好的祝愿。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