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宋〕
新阳(1)力微初破萼(2),客阴(3)用壮犹相薄。
新春的阳气力量尚还微弱,花儿刚刚冲破花萼,退居客位的冬阴之气力量还很强壮,就像是在对春阳威逼轻薄。
朝寒棱棱(1)风莫犯,莫雪緌緌(2)止还作。
清晨的寒风凛烈,不要轻易冒犯,不要在大雪纷扬不止的时候要出去劳作。
驱驰风云初惨淡,炫晃(1)山川渐开廓(2)。
刚要下雪之前,风云相互驱逐,天色惨淡昏暗,雪花越来越浓密的时候,雪光映照天地一片苍白,山川逐渐变得开阔。
光芒可爱初日照,润泽终为和气烁(1)。
雪停后,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白茫茫的积雪慢慢润泽大地万物,一场丰年的瑞雪终被和暖的春之阳气消融。
美人高堂晨起惊,幽士虚窗静闻落。
美人早晨起来站在高堂前,忽见这一夜大雪又喜又惊,虚掩的轩窗下,幽居的隐士正在静听雪花飘落。
酒垆(1)成径集(2)瓶罂(3),猎骑寻踪得狐貉(4)。
这样的天气适合煮酒烹茶,卖酒人家的门前被来往客人踏成小路,卖空的瓶罐酒坛堆积如山,猎人骑马驰向原野寻找猎物的踪迹,很快就能猎取到狐貉。
龙蛇(1)扫处断复续,猊(2)虎团成呀(3)且攫(4)。
打扫出来的路径曲曲弯弯,就像是龙蛇飞舞,时断时续,用积雪堆团而成的狮子、猛虎,张牙舞爪,栩栩如生。
共贪终岁饱麰麦(1),岂恤空林饥鸟雀。
人们都在贪图这年终大雪带来明年的麦子丰收,有谁怜惜那空寂的山林里,正盘旋在雪中饥饿无食的鸟雀。
沙墀(1)朝贺迷象笏(2),桑野行歌没芒屩(3)。
官员们争先恐后踏上沙墀来到朝堂向皇帝贺雪,只见那象牙笏板密密麻麻,田野农夫边走边唱,高兴得顾不上大雪己经埋没了脚上的草鞋。
乃知一雪万人喜,顾我不饮胡为乐(1)。
由此可知,这一场大雪可使万民欢乐,可回过头来看,我不善饮酒又拿什么来庆贺?
坐看天地绝氛埃(1),使我胸襟如洗瀹(2)。
坐观天地之间,此刻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尘埃,使我心胸豁然开朗、通透清澈,如同被清水洗涤过一般。
脱遗(1)前言(2)笑尘杂,搜索万象窥冥漠(3)。
脱离前人吟雪的陈言尘俗与荒杂一概遗弃不用,在冥冥万象中搜寻探索,冥思苦想其中的幽深广漠。
颍(1)虽陋邦(2)文士众,巨笔人人把矛槊(3)。
颍州虽然是偏僻荒远之地,可是文人志士却很多,人人都能舞文弄墨手中大笔一挥,如同战场高举的矛槊。
自非我为发其端,冻口何由开一噱(1)。
今天若不是我为这“禁物体语”诗发起开端,如此天寒地冻,大家怎能找到由头开口一笑呢。
小提示:欧阳修《雪》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雪》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围绕“一雪万人喜”为中心,四句一转,先写春寒雪作,接下来写初雪、雪盛、雪晴、雪融四种现象,又写雪中美人、隐士、酒客、猎户的自行其乐,再写雪中酒肆门庭若市、道路如龙蛇、猎人原野狩猎、空林鸟雀饥歌,继而写官员朝贺、农人歌雪、喜雪,最后归结到按照要求搜句作诗。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约1050年
创作背景
《雪》这首诗约作于皇祐二年(1050),庆历八年(1048)时,欧阳修从滁州迁官至扬州,皇祐元年(1049)正月又迁官至颍州,此诗便是一次雪中宴客之时所作。
相关诗词
-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湖心亭看雪
...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
-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
-
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
踏莎行·雪似梅花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
雪里梅花诗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
-
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
嘲三月十八日雪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